发现中医临床30年肿瘤治疗经验分享,你是
发现中医 追溯往圣先贤之足迹,感悟医国医民之仁心。 对话明医圣手之思辨,探寻走方串铃之幽微。 聆听悬壶济世之心悟,寻访天涯海内之知音。 学中医就像朱良春老师说的,“中医经典是基础,师传是关键”。经典方面,像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其实他们都是伤寒大家,他们活用经方,简直是出神入化,但现在有很多人把温病、伤寒独立开来,我认为这是不对的。跟师方面,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包括过年过节都给师傅或者给老师发个短信问候,这是在培养尊师重教的素养,尊师了才能爱徒。跟名师,要重感情,要尊师,要好好整理笔记,把老师的经验好好地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体系,变成自己的,这样学就学到位了。未来一个医生的价值体现,不是说能赚多少钱,也不是一天能看多少病人,关键是能带出多少个学生,能传播多少中医思想,能影响多少中医人。 “三辨六法”治肿瘤,“三辨”主要是首辨阴阳,再辨六经,从阴阳入手治疗肿瘤还是比较科学的。第二个要辨气血阴阳之亏,温补肾阳为先,因为肿瘤晚期,都会伤肾,后天伤的了先天,所以温补肾阳为先,把补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个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肿瘤之性,了解肿瘤的性质对我们中医治疗肿瘤很重要。 采访嘉宾 ▲徐书 徐书,男,主任中医师,中医临床工作30余年,年门诊量过万。 北京中医药大学特聘中医临床教授 无锡徐氏中医药研究所创始人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外治法专业委员会副会长 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创新联盟常务理事 世界中医药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理事 全国30位经方家之一 《健康报》特约专家,在全国首创肿瘤三辨六法,尤善用经方治疗疑难病。 诊疗科目:擅长治疗肺癌,胃癌,肝癌,乳腺癌,甲状腺癌,宫颈癌,肾结石,子宫肌瘤,卵巢囊肿,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腰椎间盘突出,银屑病,各类湿疹,痤疮,糖尿病,失眠,高血压等。 先后师承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首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国医大师李士懋教授(第二批30位国医大师之一),中医外科陈瑞山,林伟雄老师,得到他们的真传,是国内 一位同时师承两位国医大师的中医传承人。出版专著巜杏林碎金录》,即将出版《徐书专病 方》《徐书屡用屡效方》《徐书用药如用兵》《徐书伤寒启新录》。 点击阅读徐书教授中医家名片 --对话--■中医家VS徐医生 跟师朱良春中医家记者: 您简单分享一下您的从医经历,或者跟师学习期间发生的比较有趣的事情。 徐医生: 在我90年学医跟朱老的时候,医院的那一批老中医都非常厉害,包括蒋仰山蒋老,姚雨晨姚老,汤成祖汤老,都是一代名医,因此跟朱老学习的期间,朱老不在,我去跟别的老师学习,都能学到很多独特的东西。我跟朱老学习的时候,有一次一个患者问朱老:“朱老,听说您能把所有的结石都打下来?”朱老说:“不管多大的肾结石我都能把它打下来。”然后这个患者说明天带人过来。等到朱老坐诊到中午一点结束,其他同学都走了,我就留下来简单地问朱老,因为朱老特别累,我不敢耽误他。我说:“朱老,上午您说所有的肾结石都能打下来,您能告诉我这个方子吗?”朱老就告诉我,重用金钱草90克,鸡内金15克,海冰沙15克,滑石15克,柴胡10克,白芍30克,木香10克,特别有一味药比较特殊的,叫两头尖。两头尖是公老鼠的屎,通经散结,治疗结石,你看这个我们就需要特殊的用法,一般医生都不会用。 跟师必尊师中医家记者: 您继承了两位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跟的名师也比较多,就您自身来说,您认为跟名师与没有接触名师之间有什么区别? 徐医生: 首先,我要说两句话, 句话是朱良春朱老常说的,经典是基础,经典是我们中医人学习的基础;第二句话,师传是关键。我认为一个中医师最捷径的成长方式就是跟名师。跟师,首先要尊重师傅,尊师,才能够爱徒,这一点非常重要。现在很多年轻人跟老师学习的时候,上来就问老师的临床绝招是什么,功利心特别重且没有礼貌,一点都不尊重师傅。你看我当年跟朱老的时候,因为朱老的病人特别多,所以我们每天都是早上七点就到单位的,还要把朱老的办公桌擦干净,茶水倒好,地整理好,等着朱老来上班,因此朱老也是从心里就特别喜欢我们这些孩子的。所以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做起,包括过年过节都给师傅或者给老师发个短信问候,这是在培养尊师重教的素养。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我一再强调这一点。 像我跟李士懋李老的时候,李老他擅长脉诊,手把手的教,而且李老还提出很多的理论,包括广汉法,汉法能治疗很多的疾病,给我们很多启迪。另外DDP国际大师和DIP国际大师,他们医德非常的高尚,待人非常和蔼,是中医人非常好的榜样。重点强调的是跟名师,要重感情,要尊师,要好好整理笔记,把老师的经验好好地消化、吸收,融入自己的体系,变成自己的,这样学就学到位了。 中医家记者: 现在中医界医生这么多,怎么知道他是不是名中医?有什么标准吗? 徐医生: 这个问题比较尖锐。名中医,在我看来, 他的临床功底要非常深厚,第二他的思想可以影响到一代人到两代人,这样的中医师就做的非常到位了。我认为,未来一个医生的价值体现不是说能赚多少钱,也不是一天能看多少病人,关键是能带出多少个学生,能传播多少中医思想,能影响多少中医人。我在北中医坐诊两天,基本上可以接诊一百二、三十个病人,而且疗效都非常好。所以很多北中医的学生见到我,都觉得我给他们带来了很多正能量,改变了他们对中医的认识:原来很多西医都治不好的大病,我们中医可以治好,而且疗效都非常不错。因此一个好的中医能影响一批人,让他们能专注、专心于研究,更好地继承发扬中医。 三阴论治糖尿病现在很多糖尿病病人,我认为应该要从三阴来治疗他们,我一直在思考糖尿病,感悟体悟了有20年。有一天我在太湖边走路,突然想到我们胰腺为什么会排不出胰岛素,为什么会形成糖尿病?我考虑糖尿病有三个原因,早期是胰腺肿胀,中期是胰腺管堵塞,晚期是胰腺萎缩。这三个方面我们从阴阳去解释它,如果阳亢,就会引起胰腺肿胀;如果阳衰了,胰腺管道打不开;阳气虚了以后,胰腺要萎缩了。既然我们用阴阳可以辩糖尿病,同样也可以按照六经来辩,所以我提出从三阴来论治糖尿病,多见太阴、少阴、厥阴的病变,在临床上疗效非常好,包括对很多一型糖尿病患者都有效果。 北中医王思成同学已经把我这个申报 课题批下来了,现在就这一个观点已经发表论文了,而且反馈确实临床疗效非常好。从古到今,大家对糖尿病的病因病机都是围绕“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展开的,但是我这个“从三阴论治糖尿病”的总结是怎么来的呢?就是来源于临床,根据现代人当今的体质,临床上大量糖尿病病人的病机就是三阴,他本身口干、口渴不明显,而且表现腰酸、乏力,没力气、大便清稀,没什么精神,三阴病变为主的。 中医家记者: 现在的糖尿病主要是并发症多,尤其是服用了胰岛素之后,临床上有时候不知道怎么着手,您是怎么看的? 徐医生: 糖尿病并发症常有的几个症, 个是眼睛的病变,第二个是手足麻木,第三严重的会下肢溃疡,这都是我们中医非常拿手的问题。比如眼睛出血,严重会引起失明,失明是最严重的后果,我们以阳虚为主,用四逆汤打底。那上面眼睛为什么出血呢?虚阳外越,引起破血妄行,要用封髓潜阳丹来治,用起来效果比较好。你说手足麻木,传统里《伤寒论》提出的*芪桂枝五物汤,我感觉效果不太好。我的体会是小续命汤加黑木耳白芥子,疗效非常不错,一般一到两周就见效。 谈脉诊:中取定脏腑,沉取定虚实 中医家记者: 听说您诊脉非常精湛,也很重视脉诊,想请您讲讲脉诊在临床中的意义,再分享一些比较特殊的脉诊案例。 徐医生: 中医有很多流派,有的人靠望诊,有的人靠看体质,有的人靠浮针,还有其他的微观脉法。我们还有一样传统脉诊,就是《濒湖脉学》,28种脉,说的分得非常细,但是一般都不大好掌握,感觉把握起来比较困难。我从临床当中总结出两句话来把握这个脉。 句是中取定脏腑,脉分浮中沉三部脉,中取可以把病的定位固定在某一个脏腑,第二句是沉取定虚实。虽然脉诊排在了四诊“望、闻、问、切”的 ,但是脉诊在临床当中确实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定病性,定病位,定病势,定病程,以及疾病的转归。比如说一个肝转移的肺癌患者,他的右侧脉是弦滑有力的,同时主观脉是弦硬强劲有力的,这就基本上代表了愈后不太好。 中医家记者: 您临床上也比较赞成七绝脉的理论吗? 徐医生: 对。比如这个肺癌病例,我摸右边寸脉是弦细滑数的,一般的中医会诊断是属于痰热什么的,但是我的诊断就是癌细胞在血液里已经非常厉害了。这种情况下我们就要用大量的清热解*药,比如说白花蛇舌草、半枝莲、鱼腥草、石上柏,用六十克到一百克大剂量把它压下去,土茯苓这个药也可以重用。所以肿瘤科医生号脉和普通内科医生号脉是不太一样的,有它的特殊性。 比如说来一个普通的颈椎病患者,右边寸脉是沉取无力的,我就考虑他属于中气不足,可以用补中益气汤来解决,基本就把他颈椎病解决好了。假如这个患者他右边寸脉是大、浮大、浮弦大这种脉象,我基本上用葛根汤,效果非常好。今天刚来了个高血压的患者,/mmHg,他症状表现为头晕、想吐。我摸到他的右边寸脉,就是浮弦大,阳尺弱,我就用葛根汤加茯苓、白术、附子这个方子来治疗。我就是通过他的脉象来诊断他是寒气闭阻,用葛根汤把筋脉一疏,他的血压肯定会下来。同时他恶心、呕吐,我就用葛根汤加半夏,就把他的问题解决了。要是不懂这个脉就没法分辨,也就不会想到用葛根汤加了茯苓、白术、附子,还加半夏了。这个就是我们脉诊的好处和特殊性,所以我提出来以脉定证,以脉定方,就是我摸到这个脉就能跟经方接轨,这个学起来也比较简单。 中医家记者: 《濒湖脉学》和《伤寒论》里面都有讲脉法,《内经》里面也有讲一些脉法,您觉得哪个比较好? 徐医生: 每种脉法都有它的优点,因但是我还是比较看重于传统的东西,传统脉法要求我们要去慢慢体会。其实《伤寒论》是六经的脉,比如说太阳脉是脉浮的,阳明脉大,太阴是脉细的,少阴是脉沉的,厥阴是脉微的,其实只要把大的规律掌握了,我们再看小的,比如兼夹弦、兼夹滑,但是核心的东西就是中取定脏腑,沉取定虚实,我们首先把虚实定下来。 中医家记者: 诊脉要先分阴阳,您也是先分阴阳吗? 徐医生: 对,先分阴阳,辨阴证还是阳证。因为我已经工作了三十多年,有时候病人来说两句话我就知道是阴证还是阳证,重点就抓住了,然后我再去诊脉验证我判断的对不对。我现在达到这个水平。 把脉需多练中医家记者: 青年中医如果想提高自己诊脉技术的话,您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徐医生: 的办法就是多把脉。 个路子,自己给自己把脉,每天睡觉之前把一次,坚持一年。我以前也是下过这个功夫的,每天晚上睡觉之前,花五分钟时间把自己的脉。为什么?因为你必须先知道正常的,才知道异常的。第二个路子,要多跟师傅学习,要让名师来带。但是现在有很多的微观脉法,那些东西需要很高的悟性,可能不一定学得会,但是传统脉法还是比较简单的。我们把脉也能把出肿瘤,包括肿瘤转移到哪个地方了,或者肾里面结石有多大,或者腰间盘突出到什么程度,这些都能把出来,但是一定要慢慢去体会。比如有个脂肪肝的患者来了,我去把一下脉,记住脂肪肝是什么样的脉。要多锻炼,多练习,每天练习,才能熟能生巧,才能把技术提高。 胆囊脉诊分享中医家记者: 那您能再分享一些比较特殊的脉诊吗? 徐医生: 独到的心得比如说胆囊炎,胆囊炎发作时的脉是弦,滑,要和胆囊结石、胆囊息肉鉴别,这三个脉象是不一样的。胆囊息肉因为有一个隐形的东西,所以它会多搭一个手指,有的时候强度会稍微偏弱一点。胆囊息肉在左关是搏指,力度比较柔和,而胆囊结石胆囊结石搏指力度比较硬,息肉相对软一点,胆囊炎相对就没有搏指的感觉。肝癌的脉晚期大多见革脉,是指左关硬而坚,无弹性。这点跟着我学习的同学都可以学到,因为很典型。这种案例太多了,比如我去年就遇到一个我们的*法委书记,他是跟着别人来的,一个月前的体检没什么问题,查的都正常。但是我把完脉,跟他说他胆囊里有两快息肉,他说不可能的,医院一查,就是两块息肉,后来跟我说脉诊特别厉害。所以脉诊要多从临床实践中学习,书上是学不到这些体感的,你一定要跟师学习才能学到。 “三辨六法”治肿瘤中医家记者: 中医家采访了一些医生,但在肿瘤方面有研究的医生您还是 位。我看了您微博上的内容,发现您对治疗肿瘤确实心得满满,比如您在微博上分享了一个对癌症的“三辨六法”,能大概讲一下吗? 徐医生: 这个“三辩六法”也是我经过20多年临床总结出来的经验。年北中医一场公开海选中,我讲了我是怎么治疗肿瘤的,并首次提出了“三辨六法”。“三辨”主要是首辨阴阳,再辨六经,从阴阳入手治疗肿瘤还是比较科学的。第二个要辨气血阴阳之亏,温补肾阳为先,因为肿瘤晚期,都会伤肾,后天伤的了先天,所以温补肾阳为先,把补肾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第三个是辨病与辨证相结合,明肿瘤之性,了解肿瘤的性质对我们中医治疗肿瘤很重要。比如说,肺血细胞癌一般属于热不多,但肺腺癌大多属于寒,所以肺血细胞癌和肺鳞癌用化疗一般会有效果,而肺腺癌因为属于寒,化疗就没有效果,反而用三生饮治疗肺腺癌,疗效非常好。另外,“六法”具体是:寒热同用法,清热解*法,金石法,攻下法,以*攻*法,化淤散结法。我认为肿瘤虽然不属于不治之症,但是它属难治之疾。我根据“三辨六法”来有针对性地选用方药,成功治疗了很多肿瘤病例。 肝癌治疗分享中医家记者: 您讲两个最近的医案吧,主要是希望您能分享一些经验给我们,让大家学习一下您治病的思路和思维。 徐医生: 比如说肝癌,我在很多场合都讲过肝癌如何防治。以前我们也都觉得肝癌是癌症之首,治不了,但是最近十多年研究肝癌治疗,成果非常不错。肝癌是局部有肿块,我认为它的肿块局部是有湿或热,但是本质是虚寒的。我们从《伤寒论》的发展规律可以看一下,它的初期可以是少阳的,之后会转化为少阳、阳明,再后来又转化成少阳、太阴合并,后期它就转化为厥阴病。厥阴病表现为两个症状, 个是厥阴寒热错杂,第二个是厥阴虚寒。我对肝癌病机的理解是这样的,肝癌到晚期,它本质是虚寒的,但是它在肿瘤的局部是有湿、有热,所以我用当归四逆汤来治疗肝癌,治了以后很多疗效非常的不错。当归四逆汤,主治手足逆冷。手足已经很冷了,代表厥已深入到血脉,血里面已经凝结凝固了,这能不成肝癌吗?另外为什么看到有的局部肿块会增大?正如中医“积阴之下,必有伏阳”说的,所以我们在大量温经散寒的基础上,加清热解*药,半枝莲、白花蛇舌草、平地木,鸡血藤、猫人参,重用猫人参,一百克到一百五十克,消热散结的效果非常不错。我们要把这个一代一代传承下去,不要让好东西的闪光点埋没了,那就太可惜。 去年治疗的一个肝癌患者,是苏北淮安的,家里比较穷,医院住了一次院后,家里没钱了就出院了。他怎么听说我的呢?我当时在连云港,正好一个供电局的领导得了肝癌,在我这里治疗了一年多,效果非常好,没有并发症。当时这个病人一直吃中药,家人不知道他的病,大年三十的时候,他喝了半斤酒,肿瘤复发加重了,又来找我。所以 个病人是向这个领导的亲戚打听找到我的。来的时候他是全身比较怕冷,肝里面肿块10.3公分大,开始他有点口干,口苦,大便稀溏,我开始用柴桂姜汤来治。后来大便正常了,也没什么问题了,表现的就是脉弦细,舌淡润,我就给他换成当归四逆汤了,一直吃了一年多,肿块完全消失。同时还有我研制的醋制胶囊,这个胶囊是我从《千金方》里边把这个方子挖掘出来,经过考证确实是疗效非常好。其实从张仲景的大*蟅虫丸,到吴鞠通的化症回生丹,到朱良春朱老的复肝散,再到我的透明胶囊,都是一脉相承,来源于古方的,我们在古方的基础上有所发展。所以临床上自己要去思考,去沉淀,知识才能融会贯通。 温病伤寒不分家,吃穿住行看体质中医家记者: 历代这么多医家,您比较喜欢哪一位?除了喜欢用张仲景的经方,还有其它比较喜欢的医家吗? 徐医生: 其实张仲景就不用说了,毕竟人家医圣就是有这个水平。第二个像温病学家叶天士、吴鞠通,其实他们都是伤寒大家,他们活用经方,简直是出神入化。但现在有很多人把温病、伤寒独立开来,我认为这是不对的。 其实每个朝代的有名中医都会把握人的体质,比如说清代可能是因为温度比较高,或者气候比较温热的关系,当时得温病的比较多。那吴鞠通就说了,把桂枝汤作为治疗温病的 方,这其实就是活用经方。道家有句话其实对我也很有启发,说“乱世多热,盛世多寒”,像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这么好,就是多寒凉的。一年当中,我接诊的一万多个病人中,90%以上都是寒凉的。 中医家记者: 现代人主要是行寒饮冷,不太注重保暖,饮食也是以寒凉多,比方喜喝冷水,喜喝牛奶,喜吃水果,不爱吃主食,这些可能都有点影响。 徐医生: 对,有一次,我一天之内,对五个病人说不让他们吃水果。我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就关于五脏与水果的,水果可以生五脏,也可以害五脏。《金匮》上面说了“脾能伤肾”,水果是寒凉的,寒凉吃到脾胃以后,脾运化水湿的功能不行,水湿就会下渗到肾里面,就会伤肾。所以水果能生五脏,也能害五脏,是生是害是根据体质来决定的。他们看完以后就理解其中利害了。 中医家记者: 所以我觉得中医缺一点科普的精神。现在大家都知道一些流行的西医观念,比如说很多人都知道“一天一个苹果”,或者“每天八杯水”,“一天一杯牛奶”,这些观念他们都很熟知。而我们中医的很多观念,大家都不知道,没听说过,甚至你跟他们解释,他们也不太理解。 徐医生: 对。所以要根据个人的体质来决定吃什么食物,这样比较科学。 谈收徒中医家记者: 您临床经验这么丰富,也教了这么多学生,对现在的青年中医您有什么寄语或者建议吗?对他们以后的学习方面能给一些指引吗? 徐医生: 青年中医是中医的未来和希望,是一股朝气蓬勃的中坚力量,因此我建议青年中医们做到以下三点:首先要热爱中医;第二要做到三个“专”,专注、专心、专一,做到这三个“专”对学习中医是非常重要的;第三要拜师,我们从历代名医的成才之路可以看到,拜师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叶天士当年拜了十几个老师,我也拜了六个老师。 中医家记者: 像您这样的明医,我相信不管是微博还是中科白癜风医院让天下无白北京怎么治疗白癜风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hy/1427.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医跟诊日记2第61天长得像花生的地豆
- 下一篇文章: 晚期癌症完全可能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