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癌症的临床新思路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618/5469129.html 中医治疗癌症的临床新思路 蓝东辉 :癌症是当今社会发病率极高的病种,传统中医治疗癌症有其积极的意义和独特优势。然而当代中医在对癌症病因病机,病理特点上的认识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以致中医药在针对癌症的辨证施治及处方用药上出现针对性不足,疗效模糊的情况。笔者在多年临床中医实践和观察中,认识到癌症是一种多因一果的病症,是由癌邪直犯少阴肾经,蚕食正气,暗伤肾阴肾阳,导致肾功能从失调到失控;与风、滞、*、痰、瘀纠葛成“癌”,癌风扑朔,癌邪走窜为病因病机特点,以及以肾为癌症主要病位的新认识,并针对此认识,临床始终以补肾复元,益气健脾为主,祛风解*,理气散结,化瘀涤痰为辅的治疗思路,辨证治疗各类癌性疾病,取得相对稳定疗效。 中医癌症;病因病机;癌邪直犯少阴肾经 癌症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疾病,可以说到了“病入膏肓”的状态,癌症也是一种“绝症”;具有发病率高,治愈率低,精神 大,病死率高的特点。 目前癌症的病因病理不甚明确,现代医学认为与环境、物理、化学、生物、心理、饮食、遗传等因素有关。在治疗上缺乏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癌症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安全。 癌症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全身疾病指脏腑功能阴阳气血津液的虚损和功能的障碍,局部为风、滞、痰、*、瘀聚积),中医认为癌症属于正虚邪实的病理状态;癌症是由邪*等外邪侵袭、情志内伤,饮食不节以及自身正气虚弱、气血运行障碍、五脏六腑功能失调导致的血瘀、痰凝、气滞、癌*、癌风等病理产物相互作用互为因果,多因一果而形成的病症。 一:中医治癌的临床新思路 1:癌症的“病入膏肓”状态 “病入膏肓”是指疾病到了极其严重的阶段,《左传.成功十年》;“疾不可为也,在肓之上,膏之下,攻之不可,达之不及,药不至焉,不可为也”。“病入膏肓”此文表达了四层意思:1)病情非常严重,2)病位非常特殊,3)病情极端复杂,4)治疗尚无有效方法。 在中医临床工作中疾病的重症有“急重症”和“缓重症”之分。“急重症”大都是肝阳暴涨和风痰闭窍导致的中风中脏腑,心脉痹阻导致的胸痹真心痛;以及温热疫病在邪*壅盛的极期中出现邪陷心包和疫邪直中脑窍。缓症的重症大多由慢性疾病发展而来,疾病经过多方反复治疗且病情得不到控制,或失治误治病情向坏的方向发展,病情进展到厥阴肝经和少阴肾经(按伤寒杂病论的六经辨证肝肾是人体的最深层)。 癌症病变程度属于缓症之重症,是疾病到了“病入膏肓”的状态,可以确定病位己经进展至肝肾,病情到了极其严重和危险的状态。 2:癌症的类“风”状态 癌症是由正常细胞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变异后恶化成癌细胞的,从癌细胞开始形成,到增生、扩散、转移复发都是属于不可预测和不可控制的状态中,这种现象与中医“风邪”的特点相类似,风为外邪,风为百病之长,具有居无定处,游走不定,善行而数变,变化莫测的特性。《*帝内经·灵枢·九针篇》指出:“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痼病者也”[1]。风又可分为“外风”和“内风”。“外风”为外邪,常和风热、风寒、挟湿、挟*并行,内风多为血虚生风,阴虚生风,肝阳化风,和热极生风;肝阳化风多由肝阳暴涨所致,而热极生风多为机体感染温疫之邪,邪陷厥阴而引发。 癌症的不可控的“风”属于“癌风”,多因感受外邪所致的“外风”和肝肾亏虚,水不涵木,虚风内动的“内风”纠葛成“癌风”,“外风”和“内风”相互为患,是“癌邪”形成的重要因素。 3:癌症的基本病机 病机是疾病发生、发展、变化和结局的机理;虚是癌症的基本病理状态,《外证医案汇编》云:“正气虚则为岩”,所有的癌症都是由于正虚邪实所致,正虚分为气、血、阴阳的虚损和五脏六腑的虚损。“正气虚是癌症发生的重要因素”[2]。张代钊认为“脏腑虚损为肿瘤发生的主要病机”[3]。 癌症的虚损主要表现在脾和肾;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如果脾虚则会出现气血生化方面的不足和运化水湿功能的障碍,生化不足加重正气的虚弱,运化失职会出现水湿痰浊的形成。脾胃虚弱,正气的不足,病理的代谢产物的增多,日积月累就会导致癌症内环境(正常细胞异变)的形成。 肾虚是癌症发生的基本病机 由于社会的发展进步,人民赖以生存的环境发生变化,生活方式发生改变,加之生活压力过大,食材质量明显下降,垃圾食品和冰冷食物逐渐增多,熬夜以及生活的无规律甚至生活放纵,导致肾精肾气不断的疲倦和暗耗损伤,或素体肾弱,或年老肾精肾气亏乏,或病后肾虚, 导致肾的虚损。 肾分为肾阴肾阳,主生精强体;肾为先天之本,是人体阴阳始动力的基础,温养五脏六腑,主骨生髄,主生殖,孕育生命,调节机体的气化、水液的运行,维持机体的平衡。肾阴肾阳充沛,身体康健,邪无从侵入。 如果肾的虚损持续得不到修复复元,肾精不断耗竭、肾气不断耗散,肾功能从失调到失控,甚至功能发生逆乱,机体的内环境严重失衡;癌症形成的内环境逐步的形成,正常细胞发生癌变,癌细胞就不断增殖扩散转移。肾虚肾精固摄功能下降,导致抵御外邪的能力下降,容易导致癌邪的入侵,肾阴不足,水不涵木,虚风内动,与癌邪相搏,“癌风”形成。肾阳虚损,会导致水液气化失司,水湿痰液凝结成块,与风、滞、*、瘀相结形成癌症。故肾虚是肿瘤发生的关键,肾虚是癌症形成的基本病机。 二:癌症的定义和病理机制 1:癌邪的定义和成因 癌邪(致癌因素)是指能使人体正常生理功能发生失控状态和人体正常细胞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性异常增殖改变以及持续损伤和消耗正气的一种邪气。是由人体反复感受外邪(风、寒、暑、湿、燥、火、*)或长期反复情志内伤,痰、*、瘀蕴结和及肝肾不足而形成。 2:癌症的定义 癌症是癌邪直犯少阴肾经,暗伤蚕食肾阴肾阳,导致少阴肾的虚损,肾功能严重障碍(失调、失控、逆乱),风、滞、*、痰、瘀互结而形成的一种多因一果的病症。 由于癌症是癌邪直犯少阴肾经,暗伤肾阴肾阳而引起,发病之初并没有表证和气血损伤等症状,因此相当多癌症患者早期并没有自觉症状,故早期诊断较为困难。 3:癌症的发病机理 癌症病因是由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伤倦、遗传等等[4],与体内瘀、*、痰蕴结结合形成“癌邪”。癌邪直犯少阴肾,暗伤蚕食肾阴肾阳,导致肾阴肾阳亏虚。 (1)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虚风內动→与“癌邪”相博→“癌风”形成。 (2)肾阳亏虚→气化无权→水湿痰液凝固成块-→阴瘤內生→与风、滞、*、痰、瘀互结→癌瘤形成。风、滞、*、痰、瘀与癌邪相互因果最终形癌证。 癌症是由癌邪直犯少阴,肾阴肾阳受损所致,病变部位主要在肾。人体在正邪相争的过程中由于癌邪的作用,脏腑功能从虚损逐渐演变成功能的失调并发展到失控,体内的正气与邪气斗争出现失衡,导致正气急速衰弱,肾阴肾阳逐渐耗损,全身正气逐渐耗散,并出现邪气急剧膨胀的病理状态,诚如肾本主纳气,失控后肾就不纳气了,脾主运化就不运化了,肺主呼吸就不主呼吸了,从而脏腑就无法履行正常的生理功能,机体产生一系列相关的病理改变,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到了不可控状态;甚至发生脏腑功能逆乱(五行生克乘侮的关系发生导错),体内的病理产物(风、痰、*、瘀)与癌邪狼狈为患,癌风扑朔,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癌邪走窜。 4:癌症特点 (1)肾阴肾阳逐渐耗损並逐渐导致全身正气耗散。 (2)脏腑功能从失调到失控。甚至脏腑功能逆乱。 (3)风、滞、瘀、*、痰、癌邪互结。癌邪走窜。 (4)癌组织异类生物化(正常人体组织细胞结构发生改变)。 (5)癌组织不断增殖复制;甚至转移扩散。 (6)体质逐渐下降。 (7):癌邪的病理状态: 1)气态邪气(*、火、风、肝肾虚损)。 2)液态邪气(水湿、痰饮、*、肺虚、脾虚、肾虚)。 3)固态邪气(瘀血、*、顽痰、肾虚) 三:癌症的中医治疗 1:治疗的目的: 1):正气恢复。2):气血畅行。3):脏腑功能协调。4):*消痰化。5):肿消痛止。 2:中医治癌的临床治疗思路和方法: 《*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云:“坚者削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损者益之”[5]。中医治疗癌证的治法主要是根据癌证的病机和病理特点所决定,正虚是基本要素,肾虚是癌症的基本病机和关健,结合癌邪状态中气态邪气,液态邪气和固态邪气的病理特点;应用扶正驱邪之大法;“扶正培本能预防癌症的发生和发展,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的平衡,促进造血功能保护骨髓及心、肝、肾少受放化疗的损害,增强消化吸收功能,激发和提高机体自动调节,自动控制功能;减轻手术、放疗、化疗的不良反应并增强疗效”[6]。以及配合个体辨证进行施方用药。 扶正治疗全面恢复肾的功能是中医治癌的关健所在,核心所在;补肾复元能使肾阴肾阳得以恢复和平衡,生命之根本得以维续,主气化的功能得以履行,从而使细胞的内环境得到修复,细胞变异的趋势逐步得到停止。《王沛肿瘤治验》[7]一书中,强调食道癌、肾癌、前列腺癌补肾为治疗的 位,补肾在脑癌、乳腺癌、卵巢癌的治疗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益气健脾和调血并用,配合理气通阳,使得脾胃运化功能得以恢复,后天之本得以夯实,从而提高人体的正气,使精气神得以补充,逐步提高自体与癌邪抗争能力。 中医肿瘤专家刘嘉湘亦提出应用温肾健脾法治疗肺癌[8]。 同时针对癌证的特点采取相应祛风,解*,化痰,活血,利湿和抗异化以驱邪;使癌邪得以清除和抑制,达到正气恢复,气血畅行,脏腑功能协调,*消痰化,肿消痛止的治疗目的。 3:癌症治法 1):补肾复元(温肾复元、滋肾复元、固精复元、强体复元)。 2):益气健脾(补气、健脾)。 3):调血滋阴(补血、滋阴)。 4):温阳散结(通阳、温阳)。 5):理气散结。 6):祛风散结(解表、熄风)。 7):化痰散结(清化、温化)。 8):解*散结。 9):抗异化。 10):化瘀散结。 11):化湿散结。 4:中药的选择: (1):补肾复元 1)温肾复元:补骨脂,巴戟天,淫羊藿,肉苁蓉,锁阳,仙茅,葫芦巴,骨碎补等。 2)滋肾复元:旱莲草,女贞子,生地*,山茱萸,枸杞子,桑椹子,紫河车,龟板,鳖甲等。 3)固精复元:金樱子,芡实,山茱萸,覆盆子,菟丝子,沙苑子等。 4)强体复元:狗脊,桑寄生,杜仲,牛膝,续断,骨碎补等. (2)益气健脾 1)益气:人参,太子参,*参,*芪,五味子,灵芝,刺五加等。 2)健脾:白术,茯苓,扁豆,薏米仁,山药等. (3):调血滋阴 1)补血:当归,白芍,熟地,阿胶,龙眼肉,仙鹤草,何首乌等。 2)滋阴:麦冬,天冬,生地,玄参,沙参,石斛,玉竹,百合等。 (4)温阳散结 1)通阳:桂枝,吴茱萸,薤白等。 2)温阳:附子,肉桂,炮姜,高良姜,鹿茸等。 (5):理气散结: 柴胡,八月札,香橼,佛手,木香,香附,乌药,橘络,橘核,山奈,生麦芽,檀香,沉香,小茴香,砂仁等。 (6):祛风散结: 1)解表散结:连翘,白芷,细辛,桂枝,苏梗,牛蒡子,防风,升麻等。 2)熄风散结:牡蛎,龙骨,白附子,地龙,僵蚕,壁虎。 (7):化痰散结: 1)清化:猫爪草,瓜萎,天花粉,杏仁,鱼腥草,贝母,山慈菇等。 2)温化:半夏,胆南星,白芥子,苏子等。 (8):解*散结: 急性子,石见穿,冬凌草,白英,龙葵,石上柏,猫人参,蒲公英,蚤休,山豆根,了哥王,紫草根,夏枯草,青黛,鸦胆子,土茯苓,叶下珠,猴仙丹,金线莲,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 (9):抗异化 百部,青蒿,蜂房,川楝子,蛇床子,仙鹤草,旱莲草,苦参,使君子,雷丸,槟榔等。 (10):化瘀散结 山棱,莪术,桃仁,红花,赤芍,当归尾,川芎,丹参,蒲*,姜*,三七,元胡索,郁金,乳香,没药,王不留行,土鳖虫,穿山甲,蜈蚣,全蝎,水蛭,虻虫等。 (11):利湿散结 猪苓,薏米仁,萆薢,田基*,藤梨根,威灵仙,苍术等。 参考文献 [1]灵枢经[M].田代华,刘更生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癌症扶正培本治疗学[M].潘明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42. [3]名中医经方时方治肿瘤[M].华宝金,侯炜,鲍艳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6. [4]周仲瑛.中医内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5]*帝内经素问[M].田代华整理.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6]癌症扶正培本治疗学[M].潘明继.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3:44. [7]王沛肿瘤治验[M].何秀兰,胡凯文.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3. [8]名中医经方时方治肿瘤[M].华宝金,侯炜,鲍艳举.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0:60.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hy/73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抗癌中草药薏苡仁附名方
- 下一篇文章: 清热祛湿的最好中成药,10款清热祛湿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