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肝癌化疗后

  盛XX,男性,40岁,余杭平山农场员工。门诊号:。

  病史:年7月31日,患者因上腹不适伴疼痛数月,医院门诊。经肝功能、乙肝三系、甲胎蛋白、CT、X线胸片等检査,诊断为肝癌。既往有乙肝史16年,饮酒史24年。医院。8月7号,省医院做B超、CT、甲胎蛋白等检查,诊断为肝内多发性实质占位,当即收住人院。因无法手术,采用插管化疗,治疗一月余,效果不佳,血象偏低,人极度虚弱,于9月12日出院。9月20日,医院找我求诊。

  症见:面色黯黑,愁苦貌,消瘦乏力,胁肋疼痛,胀闷不舒,夜寐不宁,纳食欠佳,小便*,舌红边有淤斑,脉弦涩。触诊右胁下有4厘米X5厘米大小肿块,质硬。

  分析:症结乃有形之淤血,淤血内阻,气血运行不利,故胁肋疼痛,胀闷不舒,肌肤失养则面色黯黑,消瘦乏力,淤血不去,新血难生,心神失养,故夜寐不宁。

  辨证:淤积内结,气血亏虚。

  治则:扶正消瘤镇痛。

  方药:二参一仙汤加味。

  处方:

  二参30克一仙3克青龙齿30克(先煎)平地木30克焦三仙各12克绞股蓝30克藤梨根30克炙鳖甲30克(先煎)地鳖虫30克茵陈30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西*丸6克(分呑)

  15帖

  10月6日复诊:服上方后面黯已淡,胁间胀痛减轻,夜间能安寐五六个小时,纳食增加,诸症明显好转。方巳对症,治拟再投。

  :.衅方

  三参40克一仙3克青龙齿30克(先煎)平地木30克炒山楂12克绞股蓝30克藤梨根30克炙鳖甲12克(先煎)地鳖虫12克郁金12克当归12克茯苓12克西*丸6克(分呑)

  加减服用19个月,症状一直稳定。其间因外感咳嗽,减人参,加桔梗、前胡、苏叶、枇杷叶、紫菀;因伤食去二参,加麦芽、六曲。

  年4月3日B超复查,与年8月相比较,肿块已有缩小。

  7月9日诊:7月8日B超示肿块比4月又有缩小。当时面黯已消,胁肋无不适感,夜寐安宁,纳佳,体重增加,能参加轻便

  劳动。按语:

  患者求治中医,已带瘤生存4年余。病*性肝炎与肝癌的发病密切相关。肝癌病人的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在33.3%—80%之间。患者有乙肝史16年,又嗜酒成性,肝失疏泄,脾失健运,痰浊气血,搏结脉络,“受病较久,邪气较深,正气较弱,任受且攻且补”。二参一仙汤加味,攻补兼施,症状明显改善。此后的治疗始终以扶正消瘤为主,使患者肿块缩小,良好生存。

  年8月10日,家住萧山城厢镇西河路号的原肝癌患者徐XX寄来一封感谢信及有关资料,抄录如下:

  感谢信

  本人系多年乙肝患者,年5月8医院,人院后AFP持续升高,见附表,到6月7日升为。医院专家门诊均未下降,人体自我感觉不适,恶心,头晕,纳差。6月9日在萧山行DSA检查,定为原发性肝癌。当天即化疗,疗后病情未见好转,因化疗反应出现*疽,蛋白倒置。到7月14日第二次化疗,AFP下降后又开始上升,8月21日检查又升到.2,由于体质弱已不适化疗。8月22日医院中医科陈友芝医生处求医。服陈医师的一个秘方中草药,天后AFP降到27.2,天后正常,肝功能也基本正常,至今已两年多。一年前本人已上班。

  下表是病人自己作的化验单记录:

  续表

  徐XX患原发性肝癌,病灶有三枚。于年6月9日实施化疗,甲胎蛋白有所下降。7月14日再次化疗,甲胎蛋白定量又有升高,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持续上升,*疸指数成倍增加,皮肤、巩膜出现*染,白蛋白、球蛋白比例倒置,肝功能不佳。患者心情极度恐慌,经人介绍找到了我。

  症见:皮肤、巩膜*染,神疲乏力,头痛,寐劣,胸胁脘腹胀闷不适,纳食呆滞,大便不爽,小便短*,舌红边有淤斑苔糙,脉弦涩。8月30日血象检查示总胆红素63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41.6微摩尔/升,谷丙转氨酶单位/升,谷草转氨酶单位/升,甲胎蛋白微克/升。患者肝病日久,经治不愈恶变,复加化疗药物*副反应耗气伤阴,造成肝细胞严重损害。证属本虚标实,*邪内蕴。治则:扶正祛邪,攻补兼施,清热,利湿,解*,标本兼治。

  处方1i

  二参30克一仙3克青龙齿30克(先煎)

  炒三仙各12克炙鳖甲12克(先煎)地鳖虫12克郁金12克炒冬术12克茯苓12克半枝莲30克茵陈30克虎杖30克垂盆草30克西*丸6克(分呑)柴胡12克枳壳12克

  15帖

  方解:方中一仙、半枝莲、垂盆草、西*丸抗癌消症,清热解*,退*;二参、炙鳖甲、地鳖虫、虎杖祛淤生新,软坚散结;青龙齿、柴胡、郁金、枳壳平肝潜阳,疏肝理气,解郁;茯苓、茵陈利湿退*;冬术、三仙健脾开胃。

  9月18日二诊:症状明显改善,皮肤、巩膜*染减退,头痛已除,胸胁脘腹胀痞消失,二便通畅,舌红边有紫斑苔薄,脉弦。实验室血象检査示总胆红素40.5微摩尔/升,直接胆红素32.4微摩尔/升,谷丙转氨酶64单位/升,谷草转氨酶84单位/升,谷氨酰转酞酶57单位/升,甲胎蛋白.8微克/升。患者得知甲胎蛋白从微克/升降到.8微克/升,肝功能转佳,心境也随之好转。续服原方。

  11月2日诊:自述服上方两个月后,全身无不适感,皮肤、巩膜*染退净,夜寐纳食均佳,体重增加。血象检查示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降至86.8微克/升。前方减茵陈、虎杖、垂盆草,加绞股蓝、灵芝、当归、生芪等扶助正气,继续服用。

  12月22日诊:服药近4月,面色红润,体力大增,舌红苔薄。肝功能基本正常,甲胎蛋白已降到正常范围以内,CT复查报告示肿块消失。多发性原发性肝癌得到临床治愈。

  此后,患者每月均做血象检査,甲胎蛋白全在正常范围,肝功能也基本正常,恢复上班工作巳五年多。徐XX绝处逢生,住院部主管医生亲眼目睹中医药治癌出现奇迹,内心喜悦且感到惊讶,该院的其他病人及医护人员也闻讯前来找我求诊。

  年4月10日患者复诊,身体健康,神清气爽,又给我带来从年到现在的这四年的肝功能化验单50多张,检査示肝功能正常,甲胎蛋白定量均在正常范围以内,CT报告肝内未见病灶。

  年9月8日患者打来“我在电视上看到你接受采访的情况了。我现在身体很好,照常在上班。”

  按语:

  肝癌为癌中 ,早期的、单个的、肿块小的、癌块不在肝脏要害部位的,手术切除,临床可以治愈;若肿块大于5厘米或有多个癌块位置在肝脏要害处,很难手术根治性切净。徐XX患多发性原发性的肝癌,在生死关头,发扬中医药治癌优势,仔细察看病情,分析病机,辨证、治则正确,用药恰当,使患者转危为安,起死回生,如今肝癌治愈,己恢复工作五年余。

  姜XX,男,45岁。

  病史:年8月因右胁下疼痛,经医院检查示甲胎蛋白放射免疫大于0纳克/毫升,CT报告示肝右叶有一低密度肿块阴影,累及右肾,约11厘米X10厘米大小。诊断为原发性肝癌肾转移。经当地治疗无效后来院求治(门诊号)。

  症见:口干且苦,脘胁胀痛,体倦乏力,食纳不馨,尿*赤便秘结,触诊右胁下肿块约10厘米X12厘米大小,质硬,固定,表面高低不平,脉弦细,舌红,边有紫斑,苔薄*。证属肝郁气滞,热*壅盛。

  治则:疏肝解郁,清热解*,化淤软坚。

  方药:逍遥散合膈下逐淤汤加减。

  :处方:

  柴胡10克当归10克杭白芍12克郁金10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五灵脂10克香附10克炙鳖甲12克地鳖虫10克蜂房12克藤梨根30克茵陈30克虎杖30克每天取活蟾蜍1只去肠入药同煎

  V...::二.…..da/

  服药后食欲增进,两便顺畅,脘胁胀痛渐消,面色日见红润,体力增加。3个月后恢复全天工作。以后坚持原方,经5次CT复査示肿块未见增大,甲胎蛋白放射免疫大于0纳克/毫升,带瘤良好生存达21个月。

  按语:

  原发性巨块型肝癌肾转移,经活蟾蜍入药治疗延长了生存期,恢复工作。后因疲劳过度,酒精伤肝,致使疾病恶化而身亡。

  患者施XX,男性,54岁,杭州某饮食服务公司职工。

  病史:年2月23日,时患肝癌5个月,当时癌块约8厘米X8厘米大小,医院(住院号),行TACE术治疗10次。年2月彩色B超检查报告为腹腔内大范围液性暗区,腹水大量。经用速尿、双克无效,腹胀痞满日见加剧,举家惊恐万分,束手无策,后经亲戚介绍恳切相求,医院探视救治。

  症见:腹大坚满,脘腹撑急,腹壁脉络怒张,下肢浮肿,夜半发热,大便秘结,小便赤涩,饮水难下,舌红苔*,脉沉实。

  分析:患者肝气疏泄失达,水道阻塞不畅,脾为湿困,湿邪人里,郁久化火,*耗阴,故见前诸症。腹水因肝癌合并肝硬化与门静脉高压、门静脉或肝静脉癌栓所致,出现顽固性腹水;下肢浮肿、腹水亦与下腔静脉癌栓形成有关;人夜发热可由肿瘤坏死或肿瘤代谢产物引起。肝癌晚期腹水属于中医积聚、症瘕、鼓胀这类疾病范畴。患者便秘尿涩、腹胀痞满、发热、脉沉属阳明腑实证,与“痞、满、燥、实”基本相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其实者,散而泻之。”泻者下也,以治里实,泻下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攻逐水饮寒结等作用。患者本虚标实,实者泻之,急下存阴,得效即止,慎勿过剂,以图改善症状,容后攻补相兼,方能继续生存。

  辨证:症瘕积聚,湿热蕴结,水饮内停。

  治法:攻下逐水,清热化浊。

  :处方」

  大承气汤合舟车丸化裁。

  枳实10克泽泻12克茯苓12克一参一仙6克大腹皮10克茵陈30克车前子30克(包)篇蓄12克川朴10克生大*10克(后下)黑白丑6克瞿麦12克

  3帖外用:自制甘麝膏2料。取1料烘热,外敷神阙穴,覆以保鲜膜,胶布固定,12小时后揭去。若二便通畅,停敷。

  二诊:年3月12日患者来到医馆报喜:“服用汤剂及外敷当日,小便急骤增加,量多滚滚而下,大便润畅,色深臭秽,腹水消退,脘腹胀痞渐除,一天比一天轻松,胃口好,体温正常。3月1日B超复查报告示腹腔内未见积液。现在我已经出院,再继续服用中药,准备去上班,反正我上班不劳累的。”体检可触及右胁下一横指处质硬肿块,舌红苔*腻,脉弦。

  分析:患者初诊时症见腹大坚满、水谷不下等临床表现,其症以水饮内停为主,如今内停之水饮已祛,其症以症结为主,本着“缓则治本”的治则,施以消症破积、软坚散结之法。

  L历J

  二参一仙汤合化积丸加减化裁。

  半枝莲30克蛇舌草30克藿香12克炒三仙各12克杭白芍12克当归12克炙鳖甲12克(先下)

  炮山曱12克(先下)莪术12克茵陈30克藤梨根30克炒天虫12克金钱白花蛇1枚二参一仙15克

  14帖

  方解:方中以二参为首扶固正气,祛邪外出;藿香芳香利湿化浊;茵陈、半枝莲、蛇舌草清热排*;二参、炒三仙增纳助运,乃寓《*帝内经》中“治肝之病,当先实脾”之意,培土以抑木;同时杭白芍、当归、炙鳖甲、炮山甲、莪术、藤梨根、金钱白花蛇、炒天虫配合一仙共奏拔*破坚、散结消症、消淤行血、柔肝养阴之效。

  患者继续中药治疗7个月,天天上班不请假,现在面色红润,行走自如,体健如常人。按语:

  晚期肝癌一般不采用攻法、泻法,而常用扶正培本、标本兼顾取效,患者好接受,医者求平安。

  此例患者肝癌、肝硬化腹水脘肢胀满,在腹水日益严重的情况下,若不及时消退腹水,将会进一步引起呼吸喘促,二便不利,乃至全身呼吸、循环、消化、泌尿等系统功能紊乱,物质代谢特别是水盐代谢失常,危及生命,当务之急是消除腹水治其标,而后专攻肝硬化、肝癌肿瘤治其本。治标是为了保全性命,治标为了治本;治病求本的原则中“探求病性之本,治其证”即是此意。急则治其标是治病求本的手段,经过病因病机分析,得出辨证症瘕积聚,湿热蕴结,水饮内停”,定出治则证法“攻下逐水,清热化浊”,处方用药时,取《伤寒论》大承气汤的寒下、《景岳全书》舟车丸的逐水,双管齐下,腹水消除。

  情况明,方法对,胆子大,用药如用兵,胆大心要细,为防攻伐太多伤正,在挑选组方用药时,须减味减量一些*性剧烈、攻逐力猛之品。

  为了增补攻下逐水药力,敷贴神阙穴。神阙穴乃神气通行之门户,可温阳、固脱、运脾、化滞。取麝香、甘遂、田螺、大栽、芒硝、商陆诸味走经窜络、破郁散结、通调水道,与内服之剂共奏。

  此病案说明,肿癯特别是晚期肿瘤其发病和变化非常复杂,常见于寒热、虚实错杂病理变化,决不能—一方一药治疗各种肿瘤,同一药方也不一定适于治疗肿瘤的全过程。中医治疗肿瘤的原则,是在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指导下,细心分析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机及病人的体质、发病过程的转归,分清病变主次矛盾和顾及将会出现的变化,探求 治疗方法和治疗效果。辨证正确才能确定治疗原则,治疗原则对确定治疗方法和遣药组方具有指导意义。中医肿瘤学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必须掌握并正确运用治病求本、标本缓急、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人因时因地制宜、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的原则来指导临床,稍有疏忽将会铸成大错。

抱朴问玄居

福生无量天尊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hy/89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