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医学对“结节”的认识与中医“结节”的传统概念有所不同,中医所说的“结节”一般是指痰、湿、瘀聚集而成,而现代医学主要基于解剖学、病理学和影像学等现代科学手段进行分析。以下是现代医学对结节的认识。

1.结节的定义与分类

现代医学中,结节(nodule)是指通过触诊或影像学检查,例如超声、CT、MRI等发现的异常组织团块,通常直径小于3厘米。根据发生部位和性质,结节可分为:良性结节:如囊肿、炎性结节、纤维瘤、脂肪瘤、甲状腺腺瘤等。恶性结节(或潜在恶性):如恶性肿瘤(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癌前期病变、难以愈合的消化道溃疡,或各种可疑恶变结节的早期表现。

常见结节类型:

甲状腺结节:可能与碘代谢、自身免疫或基因突变相关。

乳腺结节:可能与激素水平变化、纤维囊性变或乳腺癌相关。

肺结节:可能与感染、结核、尘肺或肺癌相关。

皮下结节:如脂肪瘤、风湿结节或痛风石。

2.结节的病理机制

现代医学认为结节的形成与以下因素相关:

细胞异常增生:局部组织细胞过度增殖,例如肿瘤性增生。

炎症反应:慢性炎症导致组织修复过程中形成纤维化或肉芽肿,例如结核结节。

代谢异常:如痛风结节,尿酸沉积,淀粉样变性。

激素影响:例如雌激素水平变化与乳腺结节相关。

基因突变:某些结节与遗传或体细胞突变有关(如甲状腺癌中的BRAF突变)。

3.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超声、CT、MRI可明确结节的位置、大小、边界、血流信号等。

病理活检:通过细针穿刺(FNA)或手术切除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是诊断肿瘤、各种结节的金标准。

实验室检查:血液检测,例如甲状腺功能、炎症因子、脱落细胞、肿瘤标志物,辅助判断病因。

动态观察:对良性或性质不明的结节定期随访,监测变化。例如对肺结节、磨玻璃结节进行定期薄层CT扫描,以动态观察结节变化,制定下一步的诊疗计划。

通过CT扫描可早期发现肺结节

4.现代医学的治疗原则

良性结节:无症状者定期观察;有压迫症状或影响美观者可手术切除。

恶性或可疑恶性结节:有手术指征,采取手术治疗,或手术切除+放化疗,手术+靶向治疗+免疫治疗,手术+放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感染性结节:抗生素或抗结核治疗。

激素相关性结节:调节内分泌,例如甲状腺激素替代或抑制甲亢治疗。

5.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的对比

中医将“结节”归为“瘿瘤”“痰核”“积聚”等范畴,认为其与“气滞”“痰凝”“血瘀*”相关,治疗侧重整体调理,例如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等治法。现代医学则更注重局部病理变化、病变性质和分子机制,通过精准诊断和靶向治疗解决问题。

中医常用的对待结节的治疗方法如下

①增强体质、益气扶正

黄芪、党参:像能量补充站一样补气,帮助患者恢复体力,减轻疲劳。

白术、茯苓:像脾胃助推器调理消化吸收,改善胃口差、腹泻。

②清热解毒、祛邪散结

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被称为“天然抗癌草”,现代研究显示可能抑制癌细胞生长。

山慈菇、莪术:像溶解剂帮助消除或缩小各种肿块,延缓肿物扩大,减轻症状。

③化痰止咳、清肺热

浙贝母、瓜蒌:稀释黏痰,让咳嗽排痰更顺畅。

鱼腥草:缓解肺热咳嗽,痰黄黏稠的情况。

④辩证加减

如果疼痛明显,可加延胡索、三七粉理气化瘀;口干舌红加麦冬、沙参滋阴;如果怕冷虚弱加附子、干姜温阳。

6.中西医结合的观点

现代医学与中医在结节治疗中可以互补,中医辅助治疗,中西医结合,扶正祛邪、调理脾胃、益气养血、滋补肝肾、畅通气机等增强患者体质、提高免疫力、减轻放化疗的副反应。应用具有抗癌作用的中药,辩证论治,缓解或减轻症状,提高放化疗的耐受性,使“带瘤生存期”延长。循证医学研究表明部分中药成分(如姜黄素、雷公藤、白花蛇舌草、半枝莲)被证实具有抗炎或抗肿瘤作用。

总之,现代医学对结节的认识基于解剖、病理和分子生物学,强调精准诊断和针对性治疗;中医则从整体出发,注重调节内环境。对于患者,建议:先通过现代医学明确结节性质(良恶性);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手术、药物或观察;必要时结合中医调理体质,但需避免延误诊断,定期进行CT、MRI、增强造影、B超等影像学检查,及时发现不良“结节”。

辨别结节是良性还是恶性很重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jg/16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