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滴型白癜风应注意 http://baidianfeng.39.net/a_zczz/131229/4319054.html
肿瘤患者的治疗比较复杂,患者早期或中期大多手术,术后要放化疗;晚期的病人或不能做手术的,有一部分也进行了放化疗;不能耐受放化疗或者不愿意放化疗的大多会选择中医药治疗。我们中医怎样切入进去治疗,时机很重要,方药的选择也很重要。一例食管癌晚期举例说明。01病案介绍患者王某(化名),男性,84岁,发现食管癌已中晚期,中上段癌,家属不愿手术及放化疗,检查发现纵隔淋巴结肿大,能进食软饭,稍进食梗噎,纳一般,泛酸,腹胀,胸部闷痛,烧心,上腹不适,形体消瘦,大便稀薄,无发热,无腹痛,舌红,苔薄腻,脉细弦。腹诊患者上腹稍抵抗感,腹肌稍紧张,无压痛;面色萎*,腿部皮肤稍干燥。02选方用药年2月初诊考虑患者上腹胀满感,无腹痛,按之不痛;《伤寒论》原文“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患者纳差乏力,身体消瘦,嗳气泛酸;《医学正传》引《局方》中的六君子汤:“痰挟气虚发呃”。患者间有胸闷痛不适,烧心、心烦;柯琴《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热入有浅深,结胸分大小。心腹硬痛,止在心下,不及胸腹,按之知痛不甚硬者,为小结胸,是水与热结,凝滞成痰,留于膈上“。具体用药:姜半夏10克,*连5克,干姜5克,太子参15克,大枣10克,桂枝6克,瓜蒌皮10克,炒白芍15克,紫苏梗10克,炒白术15克,茯苓15克,陈皮10克,威灵仙10克,海螵蛸15克,甘草5克患者二诊胸腹部不适改善五成,纳稍增,仍有泛酸,原方加白及15克;三诊患者诸症改善,继续原方;后在原方基础上加减,根据体质状况间断选用一味抗肿瘤药物例如石见穿、蛇舌草、半枝莲等,但药味控制在15味左右。目前患者复查未见远处转移,症状未见加重,体重增加10公斤。03方药分析食管癌病因一为饮食劳倦、情志不调,二为外感六淫之邪。内外之邪可以单独致病,也可交互影响,共同致病,最终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经脉不通,形成气滞、痰阻、血瘀等邪气阻滞于食管,日久生癌。

半夏泻心汤:寒热平调,消痞散结

六君子汤:益气健脾,燥湿化痰

小陷胸汤:清热化痰,宽胸散结

半夏泻心汤方中*芩、*连与干姜、半夏寒、热药并用

干姜、半夏辛开,兼祛痰;

*芩、*连苦降,兼燥湿。

柯韵伯说:“泻心汤乃稍变柴胡半表之治,而推重少阳半里之意耳。”陈修园说:“少阳主寒热,属于半表则为经,属于半里则为腑”,其腑证“有痞、痛、利、呕四证之辨”。04总结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黏膜交界部的恶性肿瘤,90%以上属鳞癌,临床见进行性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呕吐,消瘦及淋巴结肿大等。食管癌起病隐匿,发病过程漫长,早期常无明显症状,一经发现即已至中晚期。

有医家认为源自医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的半夏泻心汤,此方调和肝脾、散结消痞。方剂书上把它列为调和剂、和解剂,归为肝胃不合,实际上就相当于六经里面所说的少阳、太阴合病的状态。有医家认为柴胡汤用以治疗半表半里阳证,主要症状是胸胁苦满。小陷胸汤治疗,以心下满而硬痛的阳明证。半夏泻心汤治疗以心下痞满而不痛的半表半里阴证。《金匮要略17呕吐哕下利》“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本条文是说:人体津液虚衰,里虚胃寒,故心下痞硬,胃中有寒饮郁而化热,故呕吐,热激里饮于肠,则肠鸣,这种情况也是上热下寒之证,当用半夏泻心汤来治疗。

《伤寒论》第条: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撞心,心中疼热,饥而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胡希恕先生、冯世纶教授认为是半表半里阴证。其处方用药特点是寒热并用。以乌梅丸、柴胡桂枝干姜汤、半夏泻心汤类方为主。

总之,经方的有效性无容置疑,如何选择很重要,有的要结合患者舌脉、方证,还要考虑疾病的病理生理,不得不考虑患者目前所接受的西医治疗有哪些,只要找到疾病的关键点、患者的主证,即使用微调的方法,也能事半功倍。

温馨提示

“微调平衡”、“微调平衡治癌法”创立者为赵景芳教授;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或文献;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症状等请勿对号入座,请咨询专业医师;用于非营利,若侵权联系删除。

⊙作者:魏治鹏

⊙简介:医院中医经典科,门诊时间:周二上午、周五上午

⊙预约方式: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tp/105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