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
清热燥湿药 *芩:苦寒,归多经。清热燥湿,泻火解*,止血凉血,安胎。 应用: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泄痢,*疸。善清上焦湿热。与*连、半夏、干姜同用,合半夏泻心汤。 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肺热咳嗽有痰,热病烦渴则加石膏、知母。邪在少阳,寒热往来,与柴胡合小柴胡汤。 痈肿疮*。 胎热躁动不安。外伤出血也算血热出血。与白术当归同用合当归散。 善清大肠火。肺与大肠相表里。 原文:一名腐腹。味苦平,生川谷。治诸热,*疸,肠澼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本经中写*芩是平的,课本上写是寒的。逐水这个功能体现得不多,对于湿,课本更多是燥湿,而非驱水。清泻肺热,有助于疏通水道,应该还是很有道理的。在十味导赤散里,好似就是这样用的。) *连:苦寒,归多经。清热燥湿,泻火解*。 应用:湿热痞满,呕吐泄痢。清泻中焦湿热,脾胃湿热,大肠湿热。与*柏、秦皮、白头翁合白头翁汤。 高热神昏,心火亢盛,心烦不寐,心悸不宁。清热泻心火,热病扰心,热扰神明,皆有效。配伍白芍、阿胶,合成*连阿胶汤,治疗心火亢盛,耗伤阴血。 血热吐衄,火热内盛,迫血妄行。与大*、*芩合泻心汤。 胃热反酸,胃火牙痛,消渴。胃热反酸配吴茱萸。口臭牙痛,消谷善饥,胃火旺盛,对食物的运化及快,运化又消化了巨大的能量,导致胃火会产生消谷善饥。 痈肿疔疮,目赤肿痛,口舌疮,湿疹,耳道流脓。 酒*连清上焦热,姜*连止呕,治疗寒热互结。 原文:一名王连。味苦寒,生川谷。治热气,目痛,眦伤,泣出,明目,肠澼,腹痛,下痢,妇人阴中肿痛。久服令人不忘。 (本经当中对*连与眼部疾病的描述很多,课本只是一带而过,目赤肿胀。这个大概是*连把中焦热清掉,肝的环境就好了。目眦倒是和脾、心有关。阴中肿痛这个就可能可以类比目眦,肉的关系。) *柏:苦寒,归肾膀胱经。清热燥湿,泻火解*,除骨蒸。 应用:湿热泄痢,*疸尿赤,带下阴痒,热淋涩痛,脚气痿躄。*带,阴湿,热痹,湿热淋证。 骨蒸劳热,盗汗,遗精。*柏走肾,肾阴虚导致的虚火,相火,*柏能够退除。知柏地*丸。 痈肿疮疡,湿疹湿疮。 原文(蘗木):一名檀桓。味苦寒,生川谷。治五脏肠胃中结气热,*疸,肠痔,止泄痢,女子漏下赤白,阴痒蚀疮。 (本经中讲到治疗五脏肠胃中结气热,我觉着就是解决比较深的热。肠痔应该就是肠子上长得不该有的东西,止泄痢和前面的其实也都比较像,处理湿热泄痢的问题。漏下赤白,处理带下,属于它归经归肾的功能。) 龙胆:苦寒,归肝胆经。清热燥湿,泄肝胆火。 应用:湿热*疸,阴肿阴痒,带下吗,湿疹瘙痒。主要也是处理下焦的湿热。 肝火头痛,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经风抽搐。这个跟归经还有龙胆这个名字都非常相关,就是走肝胆经,去肝胆经的火。 原文:一名陵游。味苦寒,生川谷。治骨间寒热,惊痫邪气,绪绝伤,定五脏,杀蛊*。久服益智,不忘,轻身,耐老。 (骨间寒热,好像是骨头间的寒热往来。惊痫是经风抽搐,肝经中风。杀蛊*,看来有很强的解*作用。看到一篇解释,深刻阐述了龙胆草的苦寒之性。脾胃虚弱者当重度兼顾脾胃,无虚弱者当提前告知苦味甚重。治骨间寒热可以只取热。绪绝伤,即清泻肝火,解决淫浸筋脉的问题。杀蛊*即用在各类湿热邪气引起的瘙痒) 白鲜皮:苦寒,归脾胃、膀胱经。清热燥湿,祛风解*。 应用:湿热疮*,*水淋漓,湿疹,风疹,疥癣疮癞。 湿热*疸,尿赤,风湿热痹。 原文:味苦寒,生川谷。治头风,*疸,咳逆,淋漓,女子阴中肿痛,湿痹死肌,不可屈伸起止行步。 (除了治疗皮肤的湿痹死肌,还有屈伸筋脉。) 清热解*药 金银花:甘寒,归肺心胃经。清热解*,疏散风热。 应用:痈肿疔疮,喉痹,丹*。对于热*性的皮肤病、局部病,有比较广泛的打击作用。清热解*的作用更强。 风热感冒,温病发热。清热解*,外感风寒,温病。 热*血痢。 忍冬藤:金银花藤。 连翘:苦,微寒。归肺,心,小肠经。清热解*,消肿散结,疏散风热。 应用:瘰疬,用具,乳痈,丹*,痰核。疮家圣药,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热入营血,高热烦渴,神昏发斑。 热淋涩痛,清心利尿,治湿壅滞所致小便不利,淋痢涩痛。 原文:一名异翘,一名间(加个草字头)华,一名折根,一名轵,一名三廉。味苦平,生山谷。治寒热,鼠瘘,瘰疬,痈肿,恶疮,瘿瘤,结热,蛊*。 (疮家圣药的生动体现) 大青叶:苦,大寒,归心、胃经。清热解*,凉血消斑。 应用:温病高热,神昏。热入营血,热扰心神。 斑疹,痄腮,喉痹,口疮,丹*,痈肿。 热入营血,发斑。斑:皮下出血。烈性传染病。 斑疹紫黑,高热神昏,晚上热甚。用于热入营血的重症。 青黛:咸,寒。归肝经。清热解*,凉血消斑,泻火定惊。 应用:温*发斑,血热吐衄。 喉痹口疮,痄腮,火*疮疡。口舌生疮,与 同用。 肺火咳嗽,痰中带血。 小儿惊痫。 原文(蓝实):味苦寒,生平泽。解诸*,杀蛊蚑注*螫*。久服头不白,轻身。 (这个泻热的作用好像没有说的很多,倒是这个*,可能这个蛊*啊什么的就是大热性质的吧。看到一条禁忌写得好:凡血证非血分实热,而由阴虚内热,阳无所附,火气因空上炎,发为咳血、吐血,切不可用青黛,盖血得寒则凝,寒热交作,胸膈或痛,愈增其病。 贯众:苦,微寒,归肝,胃经。清热解*,驱虫,止血。 应用:时疫感冒,风热头痛,温*发斑。 痄腮,疮疡。 虫积腹痛,绦虫,蛲虫,蛔虫。磨牙,白睛有褐斑,下唇有白点,指甲盖上白点。 崩漏下血,炒炭。 原文:一名贯节,一名贯渠,一名百头,一名虎卷,一名扁苻。味苦微寒,生山谷。治腹中邪气,诸*,杀三虫。 (主要在杀虫,这个作用挺特别) 蒲公英:苦,甘,寒。归肝、胃经。清热解*,消肿散结,利湿通淋。 应用:痈肿疔疮,乳痈。针对乳痈的要药。 湿热*疸,热淋涩痛。 大量可以滑肠。 (紫花地丁-疔;野菊花-疖) 土茯苓:甘,淡,平。归肝,胃经。解*,除湿,通利关节。 应用:梅*,汞中*。淋病。痛风性关节炎。带下颜色异常。 湿热淋浊,带下,疥癣,湿疹瘙痒,痈肿,瘰疬。 忌茶。 鱼腥草:辛、微寒。归肺经。清热解*,消痈排脓,利尿通淋。 应用:肺痈吐脓,痰热咳喘。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稠浓痰。治肺痈的要药。治脏腑痈都挺好。 疮疡肿*。 热淋,热痢。 后下。 大血藤:红藤。苦,平。归大肠、肝经。清热解*,活血,祛风止痛。 应用:肠痈腹痛,热*疮疡。结肠炎,阑尾炎,化脓,排脓,便血。 血滞经闭痛经,跌仆肿痛。活血化瘀。 风湿痹痛。 败酱草:辛,苦,微寒。归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消脓排肿,祛瘀止痛。 应用:肠痈肺痈,痈肿疮*。肠痈已经化脓,则与薏苡仁、附子同用,合薏苡附子败酱散。 产后瘀阻腹痛,活血。 原文:一名鹿肠。味苦平,生川谷。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鹿肠,跟肠子有关。微寒,但是还能治疗这个暴热火疮。治其他的疮啊什么的也是能行。马鞍热气具体是什么好像没有说法,马鞍热是登革热,好像不是一个东西。但是败酱草专门注下。) 射干:苦,寒。归肺经。清热解*,消痰,利咽。 应用:热*痰火瘀结,咽喉肿痛。包括口腔,牙龈,舌。 痰涎壅盛,咳嗽气喘。肺热咳嗽,*稠痰,与桑白皮,马兜铃,桔梗合射干马兜铃汤。寒痰咳喘,麻*,细辛,半夏合射干麻*汤。 原文:一名乌扇,一名乌蒲。味苦平,生川谷。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咽喉痹这个还是停有效的,咳喘也是,射干麻*汤很经典的。散结气,可能比较会散喉部的,肺部的,靠上面的地方的结气。食饮大热这个很常见,有些人吃饭就是一身大汗。脾胃内有湿,或者是腹腔内,可以扩大这个范围。食物下去,水下去,需要脾胃机能更加亢奋来加强运化,机器转快了,温度就高了,导致大汗。这个湿,可能已经是痰的程度了。) 白头翁:苦,寒,归胃、大肠经。清热解*,凉血止痢。 应用:热*血痢。这个针对热*血痢有很好的效果。专如胃、大肠经。发热腹痛,里急后重,与*连,*柏,秦皮合白头翁汤。 阴痒带下。和苦参,白鲜皮,秦皮煎汤外洗。 原文:一名野长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生川谷。治温疟,狂易,寒热,症瘕,积聚,瘿气,逐血,止痛,治金疮。 (症瘕积聚这个可能和肠痈这些有点相关,不仅仅是热*血痢,我觉得应该有更大的空间。逐血的功效也是比较独特的,应该有冲破的劲头。) 白花蛇舌草:微苦,甘,寒。归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利湿通淋。 应用:痈肿疮*,咽喉肿痛,*蛇咬伤。 热淋涩痛。*疸。 半枝莲、半边莲、白花蛇舌草用于消化管癌。如果寒性明显,则只用白花蛇舌草。 山慈菇:甘,微寒,凉,归肝、脾经。清热解*,化痰散结。 应用:痈肿疮*,瘰疬痰核,蛇虫咬伤。 症瘕痞块。软化肝脾,配土鳖虫,穿山甲,蝼蛄。甲状腺肿瘤,配丹参,浙贝母,夏枯草。治疗肺癌,肝癌效果好。 清热凉血药 生地*:甘,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应用:热入营血,温*发斑。 血热出血。流鼻血,牙龈出血等等。 伤阴,舌绛烦渴,内热消渴。伤津。 内热消渴,骨蒸劳热。出现虚热。 津伤便秘。增液行舟。 原文(干地*):一名地髓。味甘寒,生川泽。治折跌绝筋、伤中,逐血痹,填骨髓,长肌肉。作汤,除寒热积聚,除痹,生者尤良。久服轻身,不老。 (补肾。破血这个也挺常用的,除去瘀血,课本上其实讲的是凉血止血,可能跟这个意思不太一样。寒热积聚可能也是只取热,有热的时候,不热的时候就是凉的,热阈值的提升让你感觉到冷而已,虚热出来。) 玄参:甘,苦,咸,微寒。归肺、胃、肾经。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散结。 应用:热入营血,温*发斑。降火的功能应该不弱。热盛极高的时候使用。大折其热。 热病伤阴,渴,津伤便秘,骨蒸劳咳。 目赤肿痛,咽喉肿痛,白喉,瘰疬。其实重要的是瘰疬这些,咸能软坚。 原文:一名重台。味苦微寒,生川谷。治腹中寒热积聚,女子产乳余疾,补肾气,令人明目。 (目赤肿痛的功效应该就是这里明目来的。) 牡丹皮: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应用:热入营血,温*发斑,血热吐衄。这个是清热凉血药共性的。大家都进入血分里清热。 伤阴,阴虚发热,夜热早凉,无汗骨蒸。阴虚后,虚火外跃,晚上阳气回归,热上加热,故夜热。无汗是因为气还未虚,能够固摄汗液在肌表。 血滞经闭痛经,跌仆伤痛。凉血行血。与桂枝,桃仁,川芎合桂枝茯苓丸。 痈肿疮*。瘀热互结,肠痈初起,与大*,桃仁,芒硝合大*牡丹汤。 血虚有寒,月经过多不宜使用。 原文(牡丹):一名鹿韭,一名鼠姑。味辛寒,生山谷。治寒热,中风,瘈疭,痉,惊痫,邪气,除癥坚,瘀血,留舍肠胃,安五脏,治痈疮。 (寒热,阴虚的这个,夜热早凉应该是。留舍肠胃,是不是这个药在肠胃里行走得比较慢,能够让药物停留的时间足够。安五脏是一种怎样的效果也不好理解,可能调和之间的关系吧。)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应用:热入营血,温*发斑,血热吐衄。清热泻火。 目赤肿痛,痈肿疮疡。 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症瘕腹痛,跌打损伤。瘀血可导致青斑,导致经闭等。 原文(芍药):味苦平,生川泽。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破腹中邪气,破血痹,祛瘀血,散结。通利小便。但是本经里赤芍白芍没分开。) 紫草:甘,咸,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活血解*,透疹消斑。 应用:血热*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入肝经血分。凉血活血,善解*疹。 疮疡,湿疹,水火烫伤。治疗烧伤,紫草、*柏、大*,麻油熬膏,外用。 原文:一名紫丹,一名紫芙。味苦寒,生山谷。治心腹邪气,五疸,补中益气,利九窍,通水道。 (心腹邪气,应该就是热盛之邪。补中益气的功效倒是挺意外,毕竟是个寒药,但是有甘味就是了。利九窍的作用课本上也没有,通水道也无。) 水牛角:苦寒。归心、肝经。清热凉血,解*,息风定惊。 应用:温病高热,神昏谵语,惊风,癫狂。水牛角为极寒之品,不到高热危重症不应当轻易使用。动风先兆是鼻根发青。 血热*盛,发斑发疹,吐血衄血。 痈肿疮*,咽喉肿痛。 原文(犀角,不是一个药,作用类似):味苦寒,生川谷。治百*蛊注,邪*,瘴气,杀钩吻、鸠羽、蛇*,除邪,不迷惑,魇寐。久服轻身。 (很清热,很解*,现在用的比较少了。) 青蒿:苦、辛、寒。归肝胆经。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 应用:温邪伤阴,夜热早凉。力气轻柔,清透。 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太清,配沉潜之药,如鳖甲、知母等。 外感暑热,发热烦渴。 疟疾寒热。 湿热*疸。配伍茵陈。 原文(草蒿):一名青蒿,一名方溃。味苦寒,生川泽。治疥瘙痂痒,恶疮,杀虱,留热在骨节间,明目。 (治疗外科的一些疾病,杀虫,清虚热骨蒸) 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凉血除蒸,清降肺火。 应用:阴虚潮热,骨蒸盗汗。有汗骨蒸,气已经虚了,汗已经控制不住了。就是伤气比较严重。 肺热咳嗽。热郁结,无痰。地骨皮透热外出,急性肺炎,急性支气管,小儿肺热咳喘。 血热咳血衄血。 内热消渴。 原文(枸杞):一名杞根,一名地骨,一名苟忌,一名地辅。味苦寒,生平泽。治五内邪气,热中,消渴,周痹,久服坚筋骨,轻身,耐老。 (不知道是不是能完全对应,但是功效应该还是相通。清热有,治消渴有,能够祛除痹痛) 银柴胡:甘,微寒。归肝、胃经。清虚热,除疳热。 应用:阴虚发热,骨蒸劳热。 小二疳积发热。消瘦,肛周肿大,发热,低烧等。 胡*连:苦,寒。归肝、胃、大肠经。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应用:阴虚发热,骨蒸潮热。 小儿疳积发热。 湿热泄痢,*疸尿赤,痔疮肿痛。 泻下药 攻下药 大*:苦,寒。归中上二焦。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止血,逐瘀通经,利湿退*。 应用:湿热积滞便秘。与芒硝、枳实、厚朴合大承气汤。与火麻仁、杏仁、蜂蜜合成麻子仁丸。 血热吐衄,目赤咽肿,牙龈肿痛。血热妄行,吐血,衄血,咳血,与*连,*芩,合泻心汤。 痈肿疮疡,肠痈腹痛。与牡丹皮,桃仁,芒硝合大*牡丹汤。 瘀血经闭,产后瘀阻,跌打损伤。活血逐瘀。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与桃仁,土鳖虫合下淤血汤。妇女瘀血经闭,与桃仁,桂枝,合桃核承气汤。 湿热痢疾,*疸尿赤,淋证,水肿。*疸,与茵陈,栀子合茵陈蒿汤。 烧烫伤,外用。 原文:味苦寒,生山谷。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治疗便秘不可久用,产生依赖性。能够破瘀血,往下的力量很强,推动力气很大。) 芒硝:咸,苦,寒。归胃、大肠经。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消火清肿。 应用:实热积滞,腹满胀痛,大便燥结。泻下攻积,大便燥结时,与大*合大承气汤。 肠痈腹痛,泻下通便,清火消肿,与大*,牡丹皮,桃仁合大*牡丹汤。 乳痈,咽痛口疮。 原文(朴硝):味苦寒,生山谷。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轻身,神仙。 (咸,软坚。能去大肠火,去燥屎。) 峻下逐水药 甘遂:苦寒,归肺、肾、大肠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通。峻下逐水之力挺强。水肿,但是正气未衰,与大戟,芫花磨粉,用大枣汤送服,合十枣汤。妇人少腹满,小便微难而不渴,与大*,阿胶合大*甘遂汤。 风痰癫痫。 原文:一名主田。味苦寒,生川谷。治大腹疝瘕,腹满,面目浮肿,留饮宿食,破癥坚积聚,利水谷道。 (也是往下的力气比较大的药物,顺带能把上面积聚的湿带走,面目浮肿的水可以往下行。) 京大戟:苦寒,归肺、脾、胃经。泄水逐饮,消肿散结。 应用: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通。 痈肿疮疡,痰核瘰疬。 原文(大戟):一名卯钜。味苦寒。治蛊*,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 (去水肿,带水下行,涤荡肚子。) 祛风湿药 祛风寒湿药 独活:辛、苦,微温。归肾、膀胱经。祛风除湿,通弊止痛,解表。 应用:风寒湿痹,腰膝疼痛。辛散苦燥,入肾经,走下部。 风寒夹湿头痛。 少阴伏风头痛。引经药,入肾经。 原文:一名羌活,一名羌青,一名护羌使者。味苦平,生川谷。治风寒所击,金创,止痛,奔豚,痫痉,女子疝瘕。久服轻身,耐老。 (先前羌活那里看过了,以前就是两个不太分开,其实就一起用就是了,这样打击比较全面。) 威灵仙:辛,咸,温。归膀胱经。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滑骨骾。 应用:风湿弊病。类风湿性关节炎。 骨骾咽喉。骨刺。 归于十二经,以通经络,止痹。酒服,配羌活,防风等。 徐长卿:辛,温。归肝、胃经。祛风除湿,止痛,止痒。 应用:风湿痹痛。 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仆伤痛,痛经。治诸痛,癌痛,牙痛,术后痛。 风疹,湿疹。燥湿止痒。 后下。 原文:一名*督邮。味辛温,生山谷。治*物百精,蛊*,疫疾,邪恶气,温疟。久服强悍轻身。 (名字好有意思,*督邮。祛邪气的,*,疫。) 川乌:辛,苦,热。归心肝、肾、脾经。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应用: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一切沉寒痼冷之症,用此无不奏效。寒湿侵袭,历节疼痛,不可屈伸,与麻*,芍药,甘草配伍,合乌头汤。 心腹冷痛,寒疝作痛。心痛彻背,配赤石脂,干姜,花椒,合乌头赤石脂丸。寒疝,绕脐腹痛,手足厥冷,与蜂蜜,合大乌头煎。 跌仆伤痛,麻醉止痛。 原文(乌头):一名奚*,一名即子,一名乌喙。味辛温,生山谷。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其汁:煎之,名射罔,杀禽兽。 (乌头可能也不是那么准确,应该还加了草乌。但是功效可以看。*性比较大,破结,止咳降气。) 蕲蛇:甘,咸,温。归肝经。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风湿顽痹,麻木拘挛。晨僵,手肿,伸不直。 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 小儿慢惊风,破伤风。癫痫。 麻风,疥癣。 木瓜:酸,温。归肝,脾经。舒筋活络,化湿何中。生津止渴。 应用: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 脚气浮肿。 暑湿吐泻,转筋挛痛。 祛风湿热药 秦艽:辛、苦,寒。归膀胱、肺经。祛风湿,止痛,利水消肿。 应用:风湿痹痛。 水肿,脚气肿痛,小便不利。主要指关节、指节肿,尤其下肢。风水浮肿,身重汗出恶风,*芪,白术,甘草合防己*芪汤。一身肿,小便短小,与茯苓、桂枝、*芪,合防己茯苓汤。 湿疹疮*。 原文:味苦平,生山谷。治寒热邪气,寒湿风痹,肢节痛,下水,利小便。 (寒湿邪气,痹痛。走下,利小便,行水) 桑枝:微苦,平。归肝经。祛风湿,利关节。 应用:风湿痹证,肩臂,关节酸痛麻木。树枝的疏通作用,桑本身就善于祛风。 祛风湿强筋骨药 五加皮:辛、苦,温。归肝肾经。祛风除湿,补益肝肾,强筋壮骨,利水消肿。 应用:风湿弊病。 筋骨痿软,小儿行迟,体虚无力。补益能力。 水肿,脚气肿痛。皮,能够散水。 原文(五加):一名豹漆。味辛温。治心腹疝气,腹痛,益气,治躄,小儿不能行,疽疮,阴蚀。 (小儿迟走。应该还有安神促睡眠的。) 桑寄生:苦,甘,平。归肝,肾经。祛风湿,补肝肾,强筋骨,安胎元。 应用:风湿痹痛,腰膝酸软,筋骨无力。 崩漏经多,妊娠漏血,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 头晕目眩。肝肾不足高血压。 原文(桑上寄生):一名寄屑,一名寓木,一名宛童。味苦平,生川谷。治腰痛,小儿背强,痈肿,安胎,充肌肤,坚发齿,长须眉。其实:明目,轻身,通神。 (补益作用应该不错。肝肾经都走。安胎作用。)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tp/10840.html
- 上一篇文章: 蒲公英能抵抗癌细胞专家建议若想预防癌症,
- 下一篇文章: 郝大夫答群友1低热2胸闷痛3*痰4口臭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