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医药工作者。其中一些经验,通过群众口耳相传,形成通俗易懂、流畅的中草药谚语。这些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向人们阐述了中药的生态环境、采收季节、加工炮制、鉴别特征、药用功效、医疗价值等,对于指导中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应用有重要意义。

中草药的谚语自古以来广泛深受欢迎,也是中华名族的历史传统,如果在运用谚语的同时,药材出现了变异不是道地的,还有疗效吗?如果没有疗效,谚语岂不是在“撒谎”。如果单凭中药的道地,抛开种植的利益,可以用一句话总结;不是所有的中草药都可以跨地区种植的。

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是指药材质优效佳,这一概念源于生产和中医临床实践,数千年来被无数的中医临床实践所证实,是源于古代的一项辨别优质中药材质量的独具特色的综合标准,也是中药学中控制药材质量的一项独具特色的综合判别标准,通俗的认为,道地药材就是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道地的药材,不仅是在特定的区域,对生长的环境、气候、采收、加工方法都有着严格的要求。现在跨地区发展种植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中药材的种植在全国扶贫地区也是支持的对象之一,在目前低迷的大环境下,大面积的盲目发展种植,影响行情也是一定的,谁敢保证跨地区的种植还能道地,怎能保证品种的不变异,这些问题有几个种植户去想,答案应该是寥寥无几。我不敢说所有的种植户,我敢说绝多数种植户都是考虑种植的效益,他们考虑的是怎么样高产,滥用农药化肥......。采收后为了能卖个好价钱,加工环节尤为重要,可是为了卖个好价钱,怎么好看怎么来吧。更可怕的还有为了达到药典的内在指标要求,丧失人格的掺假或借助提取物浸泡。

这样的现象应该不用多说,行业的人士都很清楚个一 。

中草药谚语:

1、半夏南星溪边长,车前葶苈路边寻。2、三分吃药,七分调理。3、采药贵时节,根薯应入冬;果实应初熟,种子老熟用;茎叶宜在夏;花采舍苞中;采集要合理,资源永利用。4、不怕到处痛得凶,吃了元胡就要松。5、屋有七叶一枝花,*蛇不进家。6、常山与草果,摆子无处躲。7、穿山甲,王不留,产妇见了奶长流。8、有人识得半边莲,夜半可以伴蛇眼。9、补肾祛风除湿,强身保健 。10、家有刘寄奴,不怕刀砍头。11、识得千里光,全家不生疮。12、粗皮横纹菊花心,不问就是西洋参。13、打得满地爬,快寻祖师麻。14、细辛不过钱,过钱命相连。15、揍打苍术,火燎升麻。16、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六月当柴烧。17、秋冬采集满山红,立夏玄胡找不到。18、家有七叶一枝花,无名肿*一把抓。19、三月三,荠菜当灵丹。20、马齿苋,地绵草,痢疾腹痛疗效好。21、知母好刨,就怕拔毛。22、知母不净毛,吞下一把刀。23、知母贝母款冬花,专治咳嗽一把抓。24、经常吃山楂,降脂又降压。25、春采防风秋采蒿,独活开花质量高。26、一口咽入喉,鲠骨软如棉。27、七叶一枝花,深山是无家。28、腰痛吃杜仲,头痛吃川芎。29、识得半边莲,不怕和蛇眠。30、疽痈如遇着,一似手拈拿。31、知母*芪随时采,唯有春秋质量高。32、识得八角莲,可与蛇共眠。33、铁脚威灵仙,沙糖加醋煎。34、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35、冬吃萝卜夏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36、解表草药路边坡,利湿草药湿地多,清补中药深山谷,通络藤本密林窝。37、跌倒地上爬,快用八厘麻。38、一进九月九,医生抄了手。39、家有地榆皮,不怕烧脱皮,家有地榆炭,不怕皮烧烂。40、甘草外号叫国老,解*和药本领高。

41、有毛能止血,有刺善祛风,肿节治跌打,粘潺拔*功,藤茎黏风湿,中空消水肿,花叶能升散,籽实专下行,麻辣治蛇咬,芳香功止痛,酸涩可收敛,甘味补气雄,苦寒泻火热,辛辣善温中,咸味能软坚,质重能镇静。42、一味丹参药,功同四物汤。43、知母贝母款冬花,止咳化痰一把抓。44、打得满地爬,离不了祖师麻。45、宁得一把五加,金玉再多不拿;46、铁脚威灵仙,骨见软如棉。47、春秋挖根夏采草,浆果初熟花含苞。48、身藏杠板归,吓得蛇倒退。49、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50、家家吃萝卜,病从何处有。51、家中一碗绿豆汤,清热解*赛神方。52、有人识得千里光,全家一世不生疮。53、若要睡得好,常服灵芝草。54、悬崖石壁找卷柏,阴湿地方有贯众。

谚语的泛指性与中医学辨证施治的理论、因人因时因地而异的治疗思想,是颇有距离的,我们不能用纯医学的观点去看待它、理解它、应用它。换句话说,医学谚语不能与医学科学划等号,它是有局限性的。我们可以发现,大量古代谚语的指向都是以*河流域的时序和节令为基点的。

医学谚语,大都具有诗意芬芳的特点,常常运用和调动各种修辞手法。生动的比喻,是谚语中运用得最典型的手法之一。使得一些本来枯涩难解的问题,立时就被谚语的无限魅力软化了。但是我们同样应该清楚地明白,事物的两面性规律是无法逾越的,伴随着谚语特殊表达效果而来的,是它的水分问题和如何处理好这些水分与医学学术的关系问题。

中草药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用药经验智慧及知识的大成,读起来朗朗上口,又富于哲理,使人从中增长了中药知识。中草药谚语涉及到药物的采收、鉴别、贮存以及功用、治疗等诸多方面,对于指导中药学的学习和临床应用大有益处。

(原创信息,版权依法保护)

梁坤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长按







































北京中科白殿风医院好不好
长春有没有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tp/31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