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药用到食补,全面解读萝藦植物
萝藦,这一听起来颇似外来语的植物,在我国历史上却拥有着深厚的底蕴。早在秦汉时期的《尔雅》中,便有其记载,称之为“雚,艽兰”。至三国时期,陆玑在《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中进一步阐释,指出“艽兰”亦名“萝藦”,彰显了其在我国的悠久历史。萝藦的分布广泛,其茎叶折断后会流出如羊奶般的乳白色浆液,因而得名奶浆藤、奶浆草、羊角菜、羊奶婆等。 不仅如此,萝藦全草均可入药,被誉为补虚益精、通乳解毒的良药。明代《本草汇言》中记载,萝藦不仅能补虚劳、益精气,还能化毒解疔,其功效与金银花、半枝莲、紫花地丁等药材相媲美。此外,萝藦的果壳——天浆壳,也是现代中医临床的常用药物,具有化痰平喘之功。更有报道显示,萝藦根可治疗骨结核,而其提取物更展现出抗癌潜力。萝藦,这一兼具药用与食用双重价值的植物,在我国古代便有着丰富的记载。唐代孙思邈在《千金食治》中提及,萝藦不仅味甘、性平且无毒,还可生吃、蒸煮,为餐桌增添美味。宋代王怀隐在《太平圣惠方》中进一步记载了以萝藦为原料的食补方,其功效涵盖治疗五劳七伤及阴囊下湿痒等病症。时至今日,南方某些地方仍保留着用萝藦叶卷鸡肉蒸熟的特色菜肴——萝藦鸡丝,这道菜不仅美味可口,还具有补精益气的功效。此外,萝藦叶还可用于煲肉汤或清炒,为人们的餐桌增添了一份健康与美味。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yl/162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半枝莲能治肺结节吗聊一下更多精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