赭石苦寒质重代赭石,平阳降逆凉血迟
赭石(摄于湖南长沙) 本品为氧化物类矿物刚玉族赤铁矿,主含三氧化二铁(Fe2O3)。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因其“出代郡,为赭赤色的矿石”,故名“代赭石”。采挖后,除去杂石入药。赭石砸成碎块,煅至红透,醋淬,碾成粗粉,称“煅赭石”。 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代赭)味苦,寒。主*疰(zhù),贼风,蛊*,杀精物恶*,腹中*,邪气,女子赤沃漏下。一名须丸。生山谷。” 2 清·徐大椿·《药性切用》记载:“(代赭石)苦甘性平,入肝与心包血分。镇肝和血,降逆除嗳。醋煅细研用。” 赭石+旋覆花(摄于广东广州) NO.2.1功效主治 赭石,苦,寒。归肝、心、肺、胃经。主要功效有:平肝潜阳,重镇降逆,凉血止血。 1 平肝潜阳:本品苦寒质重,入肝经,可平肝潜阳,适于肝阳上亢之眩晕耳鸣、头重脚轻等病证,如“镇肝息风汤”。 2 重镇降逆:本品质重性降,入肺、胃经,可重镇降逆,适于肺气上逆之喘息,也适于胃气上逆之呃逆、嗳气、呕吐等病证,如“旋覆代赭汤”。 3 凉血止血:本品色赤性寒,入心肝血分,可凉血止血,适于热入营血而迫血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下血等出血病证。 用法:9~30g,先煎。孕妇慎用。 现 代 研 究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赭石主含三氧化二铁,还有铜、锌、钙等微量元素,有止血、凝血、镇静、抗惊厥、抗炎等药理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年版.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任艳玲.《神农本草经》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1. [清]徐大椿撰;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北京:学苑出版社,.1. 熊南燕,王永艳,姜燕.3种不同性状赭石的药理作用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1(05):-. 刘淑花,毕俊英.生或煅赭石微量元素含量及药理作用比较[J].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01):6-7.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欢迎大家长按白癜风专科医院哪里好中科白癜风抗复发治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yl/4882.html
- 上一篇文章: 原发性肝癌诊疗规范印发,明确中医中药治疗
- 下一篇文章: 抗癌单刃剑方,朱良春国医大师,彭坚教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