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专治胃炎的中医方子
湖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5789675.html 家家有医,人人自安,存乐堂跟您聊点靠谱的中医知识。 导读:反酸是一个令人非常苦恼的疾病,关于其病因多认为与火有关,左金丸就是一个清肝泻火制酸的名方,但好多患者应用本方没有效果,临床还应辨证施治。 和胃制酸常用方药心得 《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而东垣辨曰:“吐酸不仅属热,也属寒也。”临床中,凡寒、热、湿、食、痰火均可致酸,而嘈杂酸甚者必有热火。且酸多者,多与肝火有关。因肝之在味为酸,肝热犯胃则吐酸也。 1、左金丸处方:吴茱萸2g、*连10g。功效:疏肝清热、制酸止吐。主治:胃及十二指肠炎症、溃疡、幽门螺杆菌阳性。临床有胃痛、呕吐、泛酸等症。方解:吴茱萸辛、苦,性热。有温中止痛,疏肝理气,和胃止呕之功。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其具有解痉止痛、抑制胃运动而止呕止吐、抗溃疡并抑制胃酸的作用。*连苦寒,清胃热并燥湿,泻肝、胃之火并解湿热之*。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连具有消炎、抑制渗出、抑制幽门螺杆菌、抗溃疡、调节胃运动、解痉止痛等多方面的作用。两药同用,疏肝郁、泻肝火、清胃中湿热、降逆止呕、止痛制酸。吴茱萸辛热,*连苦寒,一辛一苦,中医称为辛开苦降或辛开苦泻。而且一寒一热,寒为主,热为辅,称为寒热反佐,吴茱萸反佐*连。加減:胃痛甚者,加陈皮、佛手、白芍等,以加大理气止痛(解痉)效果;胃热甚者,选加*芩、蒲公英、栀子、金银花、半枝莲、白花蛇舌草等,以增强清热抗菌力度;酸甚者,可选加高良姜、*芩。 2、瓦楞汤 处方:煅瓦楞子30g,元胡30g,炙甘草10g。功效:消痰化瘀,制酸止痛。主治:各种胃炎、溃疡病之胃酸过多,表现为烧心或泛酸或嘈杂。寒热虚实皆可用之。3、姜连汤处方:干姜、*连。功效:辛开苦降,泻热消痞。主治:慢性胃炎、溃疡、肠炎属于中焦,寒热互结者。症见心下痞满,泛酸或嘈杂,或肠鸣腹泻。方解:*连泻火解*,清热燥湿。干姜温脾阳,除里寒。二药寒热并用,辛开苦降,共奏平调寒热、泻热消痞、健胃厚肠之功。此对药是辛开苦降、清热消痞、调整胃肠功能、消炎解痉制酸止痛的较好对药。 4、乌贝散处方:乌贼骨、浙贝母(也有用川贝母)。功效:消痰散结,制酸止血。主治:凡消化不良、胃炎、胃溃之胃酸过多,症见烧心或泛酸,或嘈杂,不论寒热均可用之。5、乌楞汤处方:乌贼骨、煅瓦楞子。功效:散结消痰,制酸止血。主治:胃病酸过多者,不论寒热皆可用。方解:二药均含大量的 钙,为碱性药物。故能中和酸,有较强的制酸作用。6、茱连丸处方:吴茱萸、*连、*芩、苍术、陈皮。功效:疏肝清热,除湿和胃,制酸。主治:湿热吐酸。方解:方中苍术燥湿,湿除不生热;陈皮行气,气行不生郁;*芩、*连清热泻肝火,热去不吐酸;吴茱萸疏肝,温中降逆,辛热也制*芩、*连之苦寒。7、曲麦平胃散处方:平胃散加神曲、麦芽。功效:燥湿消食制酸。主治:宿食不化,吞酸呃臭。方解:《医方考》:“食经宿而不化,有热则令人吞酸,无热则但呃臭而已。”8、火郁越鞠丸处方:苍术、香附、川芎、青黛、栀子。功效:行气解郁,清热制酸。主治:气郁化火之吐酸。方解:苍术、香附、川芎,用解诸郁,尤解气郁;青黛、栀子,清热泻火。9、茱萸六一散处方:滑石6g、甘草1g、吴茱萸1g。功效:清利湿热制酸。主治:湿热所致之吐酸。方解:滑石,淡而寒,清利湿热;吴茱萸,辛热为其佐,疏其肝;甘草性温气平,和中泻火。三药合用,共奏清热去湿、和中制酸之效。10、痰火越鞠丸处方:海浮石、胆南星、瓜蒌仁、青黛、栀子、苍术、香附、川芎。功效: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主治:痰火引起的嘈杂。方解:嘈杂者,痰火内动也,令人不安。方中海浮石咸能软坚祛顽痰;胆南星,燥可祛湿痰;瓜蒌,苦可下逆痰;栀子、青黛,苦寒清热泻火;苍术、香附、川芎,行气解郁。合用共奏除痰泻火,行气解郁、制酸之效。古典针灸禁忌开穴年历,火爆售卖中。活动力度极大, 预购可扫描下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zp/10403.html
- 上一篇文章: 阔叶半枝莲的身世
- 下一篇文章: 每日一味中药丨金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