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家中长辈在炖鱼时总会加入一种特别的种子,我常好奇地询问其缘由。他们总会笑着说:“这东西炖鱼极好,能加速鱼肉软烂。”这种种子,便是我们熟悉的凤仙花种子,因其独特的功效而得名“急性子”。这种花不仅易于种植、观赏性强,其种子更具有透骨软坚的药用价值,且入药起效迅速。此外,凤仙花还有着诸如小桃红、染指甲草等别称,这些都与它的实用性和美观性紧密相关。在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中,凤仙花常被用来染指甲,因此也成为了那个时代孩子们的亲密伙伴。如今,尽管时光流转,但凤仙花依旧是许多家庭中的一员,因其被视为败毒抗癌的宝贵药材。凤仙花种子,在秋季成熟后,经过晒干处理,便可得到被誉为“急性子”的宝贵药材。这些干燥的种子,略带扁形,呈现卵圆形,种皮颜色为赤褐色或棕色,质地坚硬。在中医里,急性子被认为性味微苦、辛温,并带有一定的毒性。它能够入肝、脾二经,具有行气破瘀、软坚散结、活血通络的功效,对于治疗甲状腺结节、乳腺增生、子宫肌瘤等病症有着显著的效果。同时,它还能外用于治疗食道癌、贲门癌及胃癌等恶性肿瘤,以及外疡坚肿诸恶疮等一切火毒病症。在此,我们分享两个包含急性子的常用治癌方子。这些方子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适当的药物加减,以适应不同的治疗需求。

一、食管癌

药方组成:急性子、石见穿、半枝莲、硇砂,以及红枣。这些药物中,前四味均具备软坚消积、散瘀消肿的效用,而红枣则能提升免疫力并抑制癌细胞。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石见穿擅长治疗噎膈、痰喘;半枝莲作为知名的抗癌中药,在抗癌领域有着显著的效果;硇砂对于噎膈、反胃以及喉痹肿痛的治疗也颇有心得。由于噎膈在食管癌中屡见不鲜,常表现为食物吞咽困难或食入即吐,因此上述药物组合旨在促进吞咽顺畅,同时达到抗癌消肿的目的。

二、胃癌

药方:急性子、海浮石、花蕊石(锻制)、代赭石(锻制)以及海螵蛸。这些药物经过精心研磨,制成细末,再加入适量的水,泛为如绿豆大小的丸剂,早晚服用。早上,患者可用黄药子煎汤送服;而到了晚上,则以半枝莲煎汤送服。海浮石,具有清肺化痰、软坚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肺热咳嗽、痰稠色黄、咯血及淋巴结结核等症状。花蕊石,也被称为花乳石,是一种淡黄或黄绿色的彩纹岩石,它能够化瘀止血。代赭石,经过锻制后入药,虽有小毒,但能平肝镇逆、和胃止痛、凉血止血,对呕逆、噎膈、反胃、哮喘、咯血及崩漏等症均有疗效。而海螵蛸,即墨鱼骨,富含碳酸钙,不仅能中和胃酸、缓解反胃的“烧心”反应,还能促进溃疡面愈合、防止出血,并有助于减轻局部疼痛、提高免疫力。这些药物共同作用,旨在消肿除痛、软化胃壁并恢复患者的食欲。此外,急性子中草酸钙含量较高,草酸钙在煮制过程中会逐渐消失,因此不建议生食。对于痛风、关节炎、风湿以及肾结石等患者而言,更应避免过量食用。若需将急性子作为药物使用,务必遵循医嘱,严格控制药物用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zp/160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