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芷嫩苗时期(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白芷为伞形科植物白芷或杭白芷的根。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本品色白,气香而令人止步,故名白芷。又称“杭白芷”。

前人经验

1

《神农本草经》记载:“(白芷)味辛温。主女人漏下赤白,血闭,阴肿,寒热,风头,侵目泪出,长肌肤、润泽,可作面脂。一名芳香。生川谷。”

2

明·兰茂·《滇南本草》记载:“白芷,味辛、微甘,性温。升也,阳也,入阳明经。以辛入肺,止阳明头痛之寒邪。四时发热,祛皮肤游走之风,止胃冷腹痛、寒痛。除风湿燥痒顽痹,攻疮痈,排脓定痛。治妇人漏下、白带、散经、周身寒湿疼痛。”

3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白芷)治鼻渊鼻衄,齿痛,眉棱骨痛,大肠风秘,小便去血,妇人血风眩晕,翻胃吐食,解砒*,蛇伤,刀箭金疮。”

4

清·徐灵胎·《药性切用》记载:“(白芷)性味辛温,色白入肺,气香入脾,发手足阳明之表;祛风燥湿,治头面、口齿诸疾。血虚火炎者忌之。”

白芷开花时期(摄于湖南中医药大学药植园)

NO.2功效主治

本品辛,温。归肺、胃、大肠经。主要功效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祛风止痒、活血止痛、和胃止痛。

1

解表散寒:本品辛散温通,祛风散寒解表之力较为温和,适于风寒表证。

2

祛风止痛:本品辛散温通,长于止痛,尤善入足阳明胃经而止痛。单用治疗阳明头痛,又称都(dū)梁丸(“都梁”为地名)。

3

通鼻窍:本品可祛风、散寒、燥湿,可通鼻窍、止痛,适于鼻渊。

4

燥湿止带:本品辛温香燥,适于寒湿下注之带下过多。

5

消肿排脓:本品辛散温通,适于疮疡肿痛、脓*难溃。

6

祛风止痒:适于风湿浸蕴肌肤之肌肤瘙痒,还适于瘀阻肌肤脉络之肌肤斑疹。

7

活血止痛:适于跌打损伤之瘀血肿痛。

8

和胃止痛:适于脾胃虚寒之胃寒胃痛、恶心欲吐。

用法:3~10g煎服。

白芷饮片(摄于江苏南通)

现代药理研究发现,本品主要含有 类和挥发油,具有镇痛抗炎、抗菌、扩张血管、抗肿瘤、平喘等作用。

NO.3参考资料

张廷模.临床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8.

徐大椿,伍悦点校.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附药性切用[M].学苑出版社,.1.

冉先德.中华药海[M].北京:东方出版社..5.

冉先德.冉氏释名本草[M].湖南: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4.

朱艺欣,李宝莉,马宏胜,刘永仙.白芷的有效成分提取、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11(31):-.

音频:沙湖

图片:山人文字:山人

谢谢聆听,谢谢阅读,谢谢。

温馨提示

在“山人愚见”输入关键词,便可自动回复相关内容,包含:苍耳子、龟板、柿、淡竹叶、葎草、马鞭草、土茯苓、仙鹤草、蒲公英、野菊花、菟丝子、海金沙、荠菜、薄荷、老鹳草、楮实子、路路通、墨旱莲、商陆、矮地茶、葛根、蝉蜕、益母草、夏枯草、车前草、枳椇子、千里光、僵蚕、鱼腥草、桑、紫苏、半枝莲、菝葜、钩藤、侧柏、五加皮、蛇床子、*箭羽、洋金花、马齿苋、艾叶、地肤子、金樱子、白果、乳香、金银花、紫花地丁、白芷48味本草简介。

风寒犯肺证、肾气不固证、寒滞肝脉证3个证型简介。

目胞色黑1个证候简介。

把脉歌1个自编歌诀。

文字、图片、音频俱全。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中科白癜风公认好口碑医院
中科治疗白癜风有疗效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zp/18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