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病防治蜜蜂囊状幼虫病的诊断及防治
蜜蜂囊状幼虫病又叫“囊雏病”,是一种由病*引起的幼虫传染病。此病一年四季都可见,以冬春两季尤其是连续阴雨或寒潮天气更为严重。蜜蜂囊状幼虫病在世界各地均有发生。不过西方蜜蜂对此病有较强的抗性,感染后比较容易自愈,在我国很少发生,危害不大。而东方蜜蜂对此病的抗性就弱了很多,感染后不容易治愈,又很容易蔓延,因此会遭受很大的损失,在我国是中蜂 病害之一,制约中蜂的发展。 一、囊状幼虫病的症状 囊状幼虫病*主要侵染2~3日龄幼虫,潜伏期5~6天,幼虫会死于封盖前后,很少能见到化成蛹后死亡的现象,病虫身体会失去光泽、变成苍白、头部离开巢房壁、略有上翘,形状呈龙船型,用镊子挑出来后会看到末端有一个透明的小水囊,病虫颜色也逐渐由苍白色变为淡褐色、黑褐色,虫尸不会腐烂,而是干瘪无臭味儿、无粘性,容易从巢房里被清除。由于死虫的不断被清楚,蜂王重新产卵,所以患病蜂群会出现“花子现象”。 病虫呈“尖头”状 病虫尸体挑起呈“囊袋”状 病虫尸体呈“龙船”状 病虫尸体干枯后 中蜂发生此病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大片子脾发病,来势凶猛,很容易造成全群覆灭,称之为急性型;另一种是发病幼虫数量不多,病虫断断续续可见,群势逐渐下降,称之为慢性型。 中蜂病虫呈“尖头”状 中蜂病虫挑起呈“囊袋”状 中蜂巢门口被拖出来的死亡幼虫尸体 二、囊状幼虫病的诊断方法 从带病蜂群中抽出封盖子脾检查,如果巢房出现大的孔洞,房内幼虫头部尖而翘起,用镊子挑出后能看见尾部有一水泡囊,且无臭味儿,即可诊断为囊状幼虫病。此病往往与欧洲幼虫病同时出现,一般欧洲幼虫病虫尸具有酸臭味儿,所以诊断时要注意同欧洲幼虫病的症状区分开来,以便进一步确诊。 三、囊状幼虫病的防治方法 囊状幼虫病的防治,要采取严格消*、加强蜂群饲养管理和药物控制的综合防治措施。 1、在加强饲养管理方面我们要尽量选育抗病蜂王。每年春季,从发病蜂场中选择抗病力强的蜂群培育蜂王,替换其他病群的蜂王,如此经过几代选育即可大大提高蜂群对此病的抵抗能力。这一措施也可以在对病群施药前换王断子时进行。 2、要采取密集蜂群,加强保温,在早春低温阴雨情况下,应将蜂群适当合并或抽调多余子脾,使蜂多余脾,缩小巢门以提高巢温和蜂群的清巢能力。 3、断子清巢,切断传染的循环,减少传染源。对患病蜂群适当采取换王或幽闭蜂王的方法,人为造成蜂群断子期,以利于工蜂清理巢房,减少幼虫交叉感染的机会。用此方法再结合药物治疗,双管齐下效果会更好。 4、药物治疗是防治囊状幼虫病的辅助环节。根据多年来蜂群防治的经验,以清热解*作用为主的中草药是治疗此病的 选择。比如:用半枝莲干药40克或华千金藤10克,加上适量的水,煎煮后过滤,配成毫升药物糖浆,加入10片多种维生素,调匀后喂10框蜂,每隔1天喂1次,连续喂4~5次为一疗程。 本文图片由陈东海研究员提供 精彩链接: 饲养技术|双王群的组织及管理方法 蜂研新闻|李悦副省长来我所调研 小蜜有话|打开吉林蜂研白癜风会扩散吗补骨脂针剂能不能治好多年的白癜风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zy/3629.html
- 上一篇文章: 春泽大地满山金银缀,疏风散热解*建功奇金
- 下一篇文章: 余平经典节目耳鸣是大病吗怎么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