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名方中医药治疗ldquo肝癌
白癜风早期症状 http://pf.39.net/bdfyy/bdflx/180611/6320392.html 原发性肝癌(简称肝癌),是发生于肝脏的恶性肿瘤。 祖国医学无肝癌之病名,古代文献中的“积聚”、“痞块”、“肝积”、“肥气”等大抵与肝癌相当。肝癌作为一个全身性疾病,其发病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内有正气先虚,外有邪*侵犯,肝木失其疏泄、调畅之性,气滞血瘀,湿热蕴结,正不胜邪,最终积而成块,聚于肝脏,形成肝癌。 01邵梦扬 强调肝癌的病因病机以脾气虚为本,以郁*为标。并认为肝癌的发生与感受湿热邪*、长期饮食不节、嗜酒过度以及七情内伤等引起机体阴阳失衡有关。 治疗上主张以疏肝健脾、解*为主。 辨证论治以疏肝健脾。本病病变在肝,病机与脾肾关系最密切,治疗应以益脾气疏肝气养肝阴、滋肾水和解*为主。 对于肝癌早期之肝郁脾虚证、气滞血瘀证,治疗分别以疏肝健脾、活血化瘀之法; 中期多表现为发热汗出,口干口苦,心烦易怒,身目皆*,肝区刺痛,腹胀,恶心纳少,便干尿赤,舌质红绛,舌苔*腻,脉弦滑或数之湿热结*证; 或表现为腹大胀满,如囊裹水,身重纳呆,乏力,便溏或腹泻,小便短少,下肢肿胀,舌淡胖,苔白腻,脉濡之脾虚湿困证。治以清热利胆、泻火解*或健脾化湿为主。 晚期多以肝肾阴虚证和脾肾阳衰证为主,前者表现为肝区隐痛不止,纳少消瘦,低热盗汗,五心烦热,头晕目眩,*疸尿赤,或腹胀如鼓,青筋暴露,呕血便血,舌红少苔,脉虚细而弱; 后者表现为腹大胀满,夜甚,脘痞纳呆,神疲畏寒,肢冷浮肿,腰酸便溏,小便短少,面色晦暗,舌淡胖有齿痕,脉沉细无力。治以养血柔肝,凉血解*或温补脾肾、消散结聚。 辨病论治以解*、软坚散结。 辨病论治,主要是根据中医关于“瘀、*、痰、虚”为癌基本病机的理论,结合现代研究对本病的认识,确立病、证、期辨证相结合的立体治疗思路。遣方用药以证守方,因期变通。 强调该病一旦确诊,就应该根据辨证结果,坚守基本方,证型不变,基本方不变。同时结合现代药理学研究成果,加入增强免疫机能及抑制癌细胞的药物。 一般情况下以柴胡疏肝散合香砂六君子为基本方,在此基础上加用清热解*、软坚散结之蛇舌草、半枝莲、半边莲、炮山甲、制鳖甲、莪术,为防苦寒伤胃适当加入炮姜、制附子以反佐。 主张早期以攻为主,中期攻补兼施,晚期以补为主兼以攻。 ——刘书静.邵梦扬诊治肝癌之经验总结.江西中医药,,35(8):8-9 02史兰陵 肝癌属于中医肥气、肝积、肝疽、肝胀范畴。早期以气郁为主,以后逐渐出现伤阴证候,且愈至晚期,伤阴愈甚。 早期治以舒肝健脾为主,晚期则当养阴清热。凡脾虚向阴虚发展,或阴虚而不复者,乃属不良之兆;如养阴得手,则病趋稳定或好转,症状得改善,寿命可延长。 史氏分型辨治如下: 1.气滞湿阻型 证见腹部膨隆胀满,皮肤紧绷,叩声中空,胁下胀满疼痛,纳减,食后腹胀,嗳气不爽,苔白腻,脉弦滑。治宜疏肝理气,除湿散满。方用柴胡疏肝散合平胃散加减。 尿少者加车前子、泽泻;食欲不振者加焦三仙、鸡内金;嗳气腹胀者加砂仁、木香。 脾虚较甚,倦怠无力,面色萎*者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大腹皮、厚朴;肝大质硬,全身情况较好者用化坚丸或大*土鳖虫丸(三棱、莪术、大*、桃仁、土鳖虫、水蛭各等量,共为细末,水泛为丸或蜜丸。每次9g,日2次,以大便微利为度),以软坚化积,活血通络。 2.湿热蕴结型 证见腹大胀满,脘腹撑急,烦热口苦,舌尖边红,苔*腻带褐,脉弦数。治宜清热利湿,攻下逐水。方用中满分消丸加减。 若有腹水而兼有恶寒、头身疼痛等表证者,可用疏凿饮子;若有腹水而内热不明显者,可用茯苓导水汤,更甚者给醋炒商陆、赤小豆、白茅根利水。 3.寒湿困脾型 证见腹大胀满,按之如囊裹水,胸脘闷胀,神倦乏力,畏寒食少,小便少,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缓。治宜温肾健脾,利水渗湿。方用实脾饮加减。 4.气滞血瘀型 证见腹大坚满,脉络怒张,右胁或两胁刺痛,肋下触及痞块,质硬,或头、面及胸壁散在赤缕血痣,面色晦暗,舌质紫或有瘀斑,脉弦。治宜活血化瘀,理气利水。 方用二甲化瘀散加减:山甲珠、炙鳖甲、丹参、生牡蛎、红花、三棱、莪术、陈皮、延胡索。共研细末,每次服3-6g,日3次。 腹水较重者,加大腹皮、猪苓、车前子、赤芍等行气利水;突然呕血或便血者,乃血瘀日久,脉络瘀阻,久瘀化热,迫血妄行所致,治以滋阴泄热,方用犀角地*汤加减。 5.阴虚湿阻型 证见腹大胀满,唇干口燥,五心烦热,齿鼻出血,小便短少,舌质红绛少津,脉弦细数。治宜滋阴利湿,方用六味地*汤和猪苓汤加减。 ——史兰陵.肝癌的辨证论治.山东医药,,(3):34-35 03于尔辛 于氏认为肝癌虽病位在肝,但从其症状特点及临床表现看,却是典型的“脾胃病”,亦即“病虽在肝,而其本在脾”。 尽管肝癌发展过程中,症状多样,但其所存在的脾虚,却大致不会变。在肝癌形成前,已有较长时期的“脾胃病”存在。应用“脾胃病”可以准确地解释肝癌的各种病机变化。如脾虚可以引起气滞,并可进一步引起血瘀,同时脾虚,又可以引起湿阻,湿阻而化热,成为湿热。 因此抓住“脾胃病”这个核心进行治疗,就可能是治疗肝癌的“本”,肝癌的整体治疗,就可按这一思路进行。调整了脾胃也就是调整了整体。 既然肝癌的常见症状与脾胃的病理变化有关,治疗亦可循此而进行。于氏对肝癌的临床辨证,一般分三型:虚证、实证、虚实夹杂证。 其常用的治疗方法虚证用补中益气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类加减;实证以枳实消痞汤、承气汤、白虎汤类加减;虚实夹杂证则可将两类方剂合并应用。 对于肝癌发热伴有大汗出者,可用白虎汤加减;大便秘结而腹胀者,可用承气汤加减;其他症状如胃纳减退、恶心等,可随证加入神曲、麦芽、半夏、陈皮、枳壳、竹茹之类;肝区痛则用川楝子、延胡索、白芍、甘草等。 ——肖月升等.初论中心辨证.时珍国医国药,,17(6):- 于尔辛.从脾胃理论探讨肝癌的治疗.上海中医药杂志,,(1):12-13 04王沛 王氏一般将肝癌分为四型论治: 肝郁脾虚型,常用疏肝解郁,益气健脾宽中为治,方用逍遥散、异功散、参苓白术散等加减;气滞血瘀型,以活血化瘀、理气散结为治,方用血府逐瘀汤、桂枝茯苓丸等加减; 湿热蕴结型,以清热解*、利湿消肿为治,方用茵陈蒿汤、五苓散、五皮饮等加减;气阴两虚型,治以益气养阴补肾,方为一贯煎、大补阴丸、生脉散、六味地*丸等加减。 就肝癌的治法,王氏倡导: 1.以滋阴柔肝为主的治疗原则 在肝癌治疗当中柔肝应与健脾并重,为其治疗肝癌的基本学术思想。肝体阴而用阳,而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故肝阴易亏,肝阳易亢,肝火易炎,观临床肝病者性情躁怒、忧虑者为多,故治肝宜柔,以滋阴柔肝为主,使肝阳得潜,肝气得疏。 治肝癌柔肝阴、理肝气、益脾气并重,常用药物青蒿、鳖甲、杭白芍等。 2.健脾应贯穿肝癌治疗的始终 一方面强调在组方时选用益气健脾之品为主,另一方面要避免损伤脾胃之品。 3.健脾调理气机为先 肝主疏泄,调人体一身之气机,脾乃中土,为气机升降之枢纽,故治肝癌调理气机为先,气行则血行,气行则湿化。 4.肝肾同源 肝阴虚日久必损及肾阴虚,肾阴虚水不涵木,则肝阳愈亢肝阴愈虚,故养肝宜补肾滋水以涵木。 王氏在具体用药上,有颇多独到之处,在其肝癌临证的处方中,大多使用了鳖甲、青蒿、夏枯草。 王氏认为鳖甲咸寒,专归肝经,即长于滋阴潜阳,又有软坚散结,祛瘀消肿之功,每多炙用15-60g; 而青蒿苦寒芳香,入肝胆经,长于清肝胆及血分之热,可使阴分伏热透出阳分,而不伤脾胃,每予15g; 夏枯草,苦、辛,性凉,归肝胆经,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之功,每用15-30g。 此外,还常用的滋阴柔肝药物有白芍、女贞子、枸杞子、五味子等。 王氏的处方多用健脾补气药,如*芪、*参、白术、太子参、猪苓、茯苓、山药、炙甘草等;*芪多生用30-40g,*参或太子参可用到10-15g,白术炒用30-40g。 治肝癌攻邪用药,王氏常用干蟾皮、守宫、白花蛇舌草、生半夏。干蟾皮每用8g,守宫4g,白花蛇舌草30-40g,生半夏需先煎,一般用在8g以上。 补肾药常用女贞子、生首乌、生熟地*、补骨脂等。理气药常用郁金、川芎、柴胡、香附、枳壳、青陈皮、大腹皮等。对肝区疼痛者,常用蜈蚣、白花蛇、川椒,重用杭芍30g。 对肝癌有腹水者,赤小豆、猪茯苓、泽泻;有衄血、呕血者加白及粉、仙鹤草、三七粉、大*炭、荷叶炭等;对气滞腹胀,酌用木香、大腹皮、四磨汤等; 对*疸兼见瘀阻之象,则在茵陈蒿汤基础上酌加紫草、蚤休;对肝癌发热者,以青蒿鳖甲汤为主加减;阴虚发热重者加水牛角、胆南星,甚或羚羊角粉。 ——何秀兰等.王沛教授治肝癌临床经验总结.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0(3):70-71 注:具体治疗与用药请遵医嘱!本文选摘自《肿瘤病经方论治》,齐元富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6。 延伸阅读: 重磅!浙大团队构建肝癌治疗“*金搭档”:“饥饿疗法”与“化学动力治疗”有机结合 王红阳院士团队重磅发现:维生素C优先杀死肿瘤干细胞,VC再次登上抗癌“神坛”! 一个动作,大补肝肾!不花一分钱,延寿10年! 女人“肝”净就漂亮,男人“肝”净就强壮!为什么肝癌一发现就是晚期? 你想知道肝脏好不好吗?请看中指根!养肝妙招学着做... 他是肝癌患者,又是医生、抗癌英雄,徐教授的亲身体验值得一看! 欢迎分享,转发,转载请注明出处。 咨询、投稿与合作: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zp/8501.html
- 上一篇文章: 妇科大夫进入更年期的女人,远离1事,常喝
- 下一篇文章: 国医大师学术思想李佃贵辨治慢性萎缩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