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肿瘤能吃鸡肉吗
最近门诊也好,病房也好,听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得了癌症)鸡肉不能吃!在这里想跟大家纠正几个误区,当然,以下内容纯属个人观点,如有冒犯,欢迎指正。 误区一:鸡肉是发物 认为鸡肉是发物的人不少,尤其是客家人有产后坐月子吃姜酒鸡(炒鸡酒)的习惯,认为姜酒鸡具有温阳祛风、补血活血的功效。所以就认为鸡肉是发物了。 其实不然,客家人的姜酒鸡用的是雄(阉)鸡炒姜,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认为雄鸡性温、能补虚温中;干姜亦能温中散寒;加上火炒至微*后,更增加温补的功效。 而通常我们所吃的鸡肉为雌鸡,即客家话中的“鸡鸾(音)”。《本草纲目》说:“*雌鸡肉,味甘、性平……能补益五脏、益气力……所治皆脾胃之病也”。可见我们通常吃的鸡肉性味是比较甘甜平和的,并无所谓的发的性质。 至于现代医学把鸡肉、鸡蛋、牛肉、牛奶列为发物,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这些物质为异体蛋白,这些异体蛋白可以构成过敏原引起过敏。这个虾、蟹、甲鱼等引起的过敏不一样,后者主要是因为本身存在组织胺(一种直接引起变态反应导致过敏的物质)引起的。 误区二:鸡肉可使肿瘤快速增长 经常在建议患者要补充营养的时候,听到这样一句话:“别人说吃了鸡肉肿瘤会长得更快”,诸如此类的还有输注白蛋白、吃肉类食品、吃鸡蛋等等。每次听到这样的话,我就会反驳:“那你觉得一碗饭吃下去,肿瘤就不长吗?难道肿瘤不吃饭,只吃肉?!”“鸡肉肿瘤吃的多些嘛……”“那猪肉呢?鱼肉呢?肿瘤就不吃?这肿瘤还真比人还挑吃啊。”…… 类似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天都会出现,有时候说急了,我也会说一句“说这话的是医生吗?如果是,你叫他来找我对质;如果不是,你到底听医生的还是听别人的!” 其实很简单的道理,人是需要营养的,没有营养,人根本没法维持自己的身体状态,更别说和疾病抗衡,甚至耐受手术、放化疗等损伤。有些人明明因为什么都不敢吃,肿瘤消耗又大,蛋白质严重低下引起双下肢重度浮肿了,鞋子也穿不进、走路也走不了,建议输注白蛋白,多吃肉,可就是不肯,原因就是因为某些人甚至某些医生的一句话:“有人打了白蛋白, 肿瘤长的很快,一下就没了”。这些人有没有想过,如果不打白蛋白,说不定走的更快呢。 误区三:病急乱投医 有些人一查出得了肿瘤,身边就涌现出了无数的“孔明”:这个说鸡肉、鸡蛋不能吃,那个说牛肉、鲤鱼不能吃;这个说灵芝、虫草好,那个说人参、燕窝好;甚至有无私献上“秘方”的,说是谁谁谁得了什么癌,吃了就好了,或者什么蟾蜍、穿山甲、铁树、半枝莲什么的,只要与抗肿瘤沾边的虫子、草药啊,都来了。说句难听点的话,反正吃好了,大大的功劳,吃不好,你这个本来就是癌症嘛、治不好的嘛, 还是死了,可是又关他献计的人什么事呢。 平时报道的因为吃中药引起急性肝功能衰竭、肾功能衰竭的案例还会少吗?就是这些所谓的“中医”把现如今的中医给害了。 说这些,并不是说肿瘤病不需要忌口,中医是最强调饮食宜忌的,只是这个也需要辨证论治,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医讲的是三因制宜,即因时、因地、因人。大到什么季节、什么气候,小到什么时辰,处于东西南北、山区沿海或其他什么地域,人体的状态如何,肿瘤是否术后或者放化疗等,都是一个合格的中医师在诊病时要考虑的东西。不管三 十一,只要是癌症就清热解*、活血散结的,不考虑患者的具体状况,不考虑肿瘤的具体生长情况的,一个处方开出去几个月甚至半年不更改的,不看诊把脉、仅凭家属描述、几张检查单就处方开药的……都不会是一个好的中医师。 跑题了?总之,得了肿瘤,同样要营养均衡,保持良好的体力状态,才能更好的耐受抗肿瘤治疗。至于所谓的发物、肿瘤过分营养、乱吃偏方之类的,都是人们认识的误区。 保持良好的心态、维持均衡的营养、接受正规的治疗,才是对抗肿瘤疾病的 途径。 ,祝君健康。 赞赏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banzhiliana.com/bzlzp/972.html
- 上一篇文章: 不抛弃,不放弃,继续筹款
- 下一篇文章: 美呆了权健中药材基地照片,真是世外桃源